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滋病窗口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艾滋病窗口期
艾滋病窗口期
原圖鏈接
 

就診科室 :感染科

常見病因 :由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

常見症狀 :發熱,可伴咽痛、盜汗、噁心、嘔吐、腹瀉等

傳染性 :有

傳播途徑 :性接觸、母嬰、血液

艾滋病窗口期是從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檢測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體之間的這段時期,稱為窗口期。在窗口期雖測不到艾滋病病毒抗體,但體內已有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HIV核酸檢測查到,因此處於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樣具有傳染性。

自1981年發現艾滋病以來,隨着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艾滋病窗口期的定義經歷了多次變化。最初在80~90年代由於對艾滋病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瑪蒂爾德.克里姆博士(MathildeKrim,Ph.D)所領導的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在早期的艾滋病研究中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為3個月的概念,這是針對當時較為落後的檢測手段而言,該說法被世界衛生組織所採納,同時被編寫入世界各國的醫學教科書。當酶聯法和雙原夾心法等艾滋病抗體檢測手段出現後,艾滋病窗口期已經縮短到最為保守的艾滋病抗體峰值出現的6周。目前隨着艾滋病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就目前廣泛採用的第三、四代雙原夾心法和酶聯法以及化學發光法等檢測手段而言艾滋病的窗口期可以縮短到14~21天。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表示艾滋病窗口期(WindowPeriod)為14~21天。 [1]

由來

艾滋病預防
原圖鏈接

自1981年發現艾滋病以來,隨着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艾滋病窗口期的定義經歷了多次變化。最初在80~90年代由於對艾滋病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瑪蒂爾德.克里姆博士(MathildeKrim,Ph.D)所領導的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在早期的艾滋病研究中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為3個月的概念,這是針對當時較為落後的檢測手段而言,該說法被世界衛生組織所採納,同時被編寫入世界各國的醫學教科書。當酶聯法和雙原夾心法等艾滋病抗體檢測手段出現後,艾滋病窗口期已經縮短到最為保守的艾滋病抗體峰值出現的6周。目前隨着艾滋病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就目前廣泛採用的第三、四代雙原夾心法和酶聯法以及化學發光法等檢測手段而言艾滋病的窗口期可以縮短到14~21天。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表示艾滋病窗口期(WindowPeriod)為14~21天。 [2]

臨床表現

部分感染者出現病毒血症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臨床症狀,類似流行性流感冒樣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樣症狀。大多數患者臨床症狀輕微,持續1~3周後緩解。臨床表現以發熱最為常見,可伴有咽痛、盜汗、噁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痛、淋巴結腫大及神經系統症狀。如發生過高危行為後出現類似症狀者需注意。 [3]

參考來源

  • 方雯丹,李聞文. HIV感染窗口期及其檢測技術的研究. 《 檢驗醫學教育 》 , 2012
  • 吳書志,梁浩. HIV感染窗口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 社區醫學雜誌 》 , 年
  • 朱守兵,趙丹燕,章雪江. 1例HIV感染窗口期病例的發現". 《 中國艾滋病性病 》 , 2015
  • 查禕,姚鳳蘭,王瑞,葛紅衛. 低濃度HIV窗口期標本的檢測——附1例報告. 《 中國輸血雜誌 》 , 年
  • 馮麗霞. 金昌地區獻血人群中首例HIV感染窗口期確證. 《 CNKI 》 , 年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