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良渚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良渚古城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良渚古城

行政區類別: 浙江省

所屬地區: 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

面積: 290萬平方米

著名景點: 新石器時代城址

良渚古城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瓶窯鎮,是揭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良渚古城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年代上限很可能是公元前2600 年,下限是公元前2300年。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40-60米,基礎以上用較純淨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以上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共發現六座水門。城市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圍,貴族住在城中央的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

2016年3月15日,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

2016年5月16日下午,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名列其中。

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

發現

2007年12月,為保護良渚遺址,當地的農民需外遷安置,當地政府打算在瓶窯葡萄畈遺址高地西側建農民房。在建房前,因為良渚遺址的特殊重要性,考古隊先進場試掘。誰料一挖下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考古隊員先發現了良渚時期的古河道,又發現了幾塊人工堆築的石塊。由於這一遺蹟位於良渚的最重要地帶---莫角山遺址西側平行約200米,考古人員推測這可能是莫角山遺址的西城牆。於是,省考古所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了在莫角山周邊的考古調查,並得到了批准。

2007年9月,在莫角山北側的河池頭村發現了東西分布的底部鋪墊石頭的類似遺蹟,東段與雉山相接。10月下旬,在莫角山東側找到了南北向分布的相關遺蹟;11月找到了莫角山南側的相關遺蹟。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種底部鋪墊石頭的遺蹟應是良渚文化時期圍繞莫角山四周的古城牆。

2016年3月15日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並不是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 。

年代

在古城牆邊的護城河裡,還發現了很多碎陶片,都是良渚文化晚期的。正是這些出土的陶片讓專家在2007年作出判斷:良渚古城的年代下限是公元前2300年。

令人矚目的古城始築年代,,經過三、四年的努力,到也已經有了初步眉目。2009年9-10月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的新中國考古事業60周年獻禮展上,良渚古城的存在年代被介紹為"公元前2400年",反山12號大墓出土的"琮王"的年代被介紹為"公元前2600年"。但因為反山墓地的形成年代應該與良渚古城的建造年代是大體一致的,所以反山墓地出土的"琮王"的年代實際上就是良渚古城的建造年代。

2011年3月19日新華網記者馮源發的電訊稿稱:"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還與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合作,對從良渚古城疊壓城牆中發掘出的一系列樣本進行碳14測年。十幾組數據顯示,良渚古城城牆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間。"2011年3月23日浙江文化信息網發表的《良渚古城考古的新進展》一文稱:"通過對四面城壕出土陶片的初步整理,我們可以看出各地點出土陶器的特徵基本一致,屬於良渚文化晚期。以鼎、豆、圈足盤、實足鬹、袋足鬹、寬把杯、罐、大口缸等為主要陶器組合,大致可以分為早晚兩個階段。"這裡,良渚古城出土的陶片被分為"兩個階段",這大致就是分成兩期。按照以往的田野考古實踐經驗,陶器的一期相當於絕對年代100年,兩期相當於200年。從已公布的古城廢棄年代2300 BC往上推200年就是2500 BC,這與新華網電訊報道的良渚古城牆測年數據吻合。或依照文中公布的考古事實,即陶片的年代都在良渚文化晚期,而學術界對"良渚文化晚期"存在共識:其所當的絕對年代是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綜上所述,良渚古城的絕對年代上限雖然還沒有正式宣布,但已經傾向於是公元前2600年或公元前2500年。

以上從田野考古學與碳素測年學結合的角度得到的古城年代數據與從天文考古學和文獻學結合的角度得到的數據是相當一致的。

價值

良渚古城遺址,距今約5300年至4300年。根據考古發現,良渚古城展現出了一個在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擁有城市文明的早期國家社會。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填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城市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有力的實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