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诗歌《诗与诗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原文欣赏
那远了又远了的,是他
那近了又近了的,是他
那重重的:
由积雨云引爆雷电
让普通的灵魂熠熠升华令
诸神匍匐脚下的,是他
那轻轻的:
以风柳、以游香、以若有若无的手触
在人生的暗川上签注隐语的,是他
那痛苦的:
沸水煮过三回,冷水浸过三回
为所挚爱的人们无限期地放逐
在失眠的绞架上像吊钟被敲打
以热情自焚,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
沉默在杀机四伏的阴影里的,是他
那迷醉的:
以温柔的双唇熨帖新伤旧创
梦从狭缝扩展蓝天销魂
胸口长出花株手臂栖满云鸟
在已不期待的时刻从日夜
牵挂的地方回声鹊起的,是他
那脆弱的、卑微的、暗淡的:
被蹂躏的岁月被蹂躏的感情,那
被岁月和感情蹂躏的,是他
那英勇的、崇高的、光辉的:
不屈服的理想不屈服的青春,那
被理想和青春呐喊在旗帜上的,是他
借我的唇发出他的声音又阻止
我泄露他的真名
把人们召集在周围又不让人走近
是他,是他
诗是他
诗人,也是他[1]
舒婷简介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