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铁甲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铁甲虫
原图链接

台湾铁甲虫 (Rice hispa),学名:Dicladispa armigera (Olivier)。此种与波缘铁甲虫Dactylispa latipennis非常相像,但此种体型较小(体长:4.0~4.5 mm),前胸背板侧缘及侧刺、翅鞘大部份为褐色,翅鞘侧缘前方并不若波缘铁甲虫那样地向外扩展。

外观特征

也称为岛屿铁甲虫,是台湾特有种。体长约5公厘,蓝黑色具光泽之小甲虫。头小而略圆,复眼灰黑色,触角棍棒状,近基部黑色,后端黄褐色。前胸背板前方及两侧各具一对棘刺,前方的棘刺2枚,侧缘3枚,突起之上方分为四叉。[1]

宿主

生存在稻田中和稻田附近的杂草丛里。[2]

生态习性

成虫将卵散产于较近叶尖之叶背组织内,孵化后幼虫即蛀食于叶片组织内,幼虫5龄,历时14~23天,老熟幼虫化蛹于被害叶所形成之袋状处,约经4天羽化,成虫寿命为2~3周,其间一只雌虫可产50~60粒卵。成虫活动力不强,性畏光,具假死习性。本虫在本省年发生4~5代,通常以成虫在杂草间等越冬,惟温暖时尚可出现摄食甘蔗、杂草等叶。第一期作以水稻抽穗后受害较重,第二期作则以水稻发育初期受害最为惨烈。台湾铁甲虫在民国45年以前曾列为本省五大水稻害虫之一,目前已成局部性发生之害虫。[3]

危害状

成虫以咀嚼式口器自业片表面沿叶脉啃食上表皮及叶绿层,遗留下表皮而呈现白色长条斑纹。幼虫在叶片组织内,潜行取食为害,仅留上、下表皮,呈白色带状,危害严重时斑纹连成一片,全叶变白而枯黄,不能抽穗,甚至全株枯死。<ref name="tari">

参考来源

  1. 台湾铁甲虫. 痞客邦 老夫的石头记. 2012-12-17 (英语). 
  2. Rice hispa. Rice hispa (英语). 
  3. 台湾铁甲虫. 行政院农业委会 农业试验所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