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然朗读者(闲敲棋子落灯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自然朗读者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自然朗读者》中国当代作闲敲棋子落灯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自然朗读者

“第一滴雨/嘟地落下 厚朴的叶子/醒了/然后/这片叶子也醒了/那片叶子也醒了……”诗人高银笔下的雨下得啧啧有声有形,雨成为自然的朗读者。

“小草在雨中舞蹈/石头在雨中酣睡”,听雨人的耳朵自动过滤掉杂音,只留下一行行清晰的雨声。这雨又像拨片,时而轻时而重地弹拨出心底的旋律,有人会听到。想象晴天的雨,犹如被纷纷抛落的多彩的拨片,闪动着有光的色彩。

燥热难耐的小暑天借着这两三场雨多少冷静了些。夜里从窗外吹来一阵阵风,不是电扇吹出的闷热的风,不是空调吹出的冷硬的风,而是无比舒适清快的自然风,它吹的人忍不住想哼上几句半生不熟的小曲,以配合“荡胸生层云”的曼妙遐思。

你感受到风了吗?你累得放倒自己睡着时我悄悄推开窗,让风潜入你梦中,为你挥扇解乏。深沉的爱像包藏的祸心。 你又开始新一轮学习,那些枯燥无趣的教材,那些听不完的课件记不完的笔记,单是想想就头疼。你说:“没关系,我不是有当年补习的底子嘛,这点韧劲儿还是有的。”

你下力气学习时我帮不上什么,只能在做饭上花点心思。你不挑菜,我做什么你都吃的心满意足,让我错觉自己做的还不差,但你的容易满足也滋长了我的不思进取。

上学离家前,吃惯姥姥和爸爸做的饭,虽然那时从没在他们做饭时留过心,可味觉有记忆,自己后来不知不觉也能做出他们做过的菜。随着做菜次数增加和经验的累积,感觉自己做的菜跟姥姥和爸爸做的已经很接近,有些菜还有所改进,多少有了点自己的风格。

谈及做饭,老友跟我的体验一样,不知怎么做着做着就做出了家里的味道,那是姥姥的味道,是爸爸妈妈的味道。现在很多东西都变了,包括食材、调味料,还有炊具、做法、用火和做饭的场景,但有些什么是不会变的。通过嗅觉和味觉感受到的,有时会扎根于记忆深处。

不能说吃的,一说到吃的,我和老友就开始推心置腹,话题滔滔不绝。想到老友南下前的那些年,从上学、毕业到工作,我们一起去过的小店,尝过的麻辣酸甜咸,都成了记忆中的不可替代。

老友说在厦门每次遇到好吃的店,就想要是能跟你一起来这里吃有多好!两个胃口奇好的人,愣是吃到情趣相投,吃到彼此忘不了。非不能相忘于江湖,却不能相忘于一菜一饭,一个烤地瓜,一串糖葫芦,一把秋沙果……

雨后的夜晚月光很好,等云一点点散去一点点散尽,只留下清朗的月亮独守夏夜,猜不出星星这会儿都去哪儿了?

睡不着可以来个对月小酌,冰箱里不是还有两罐啤酒在静静待命吗?还有酥香的小鱼干和爽脆的腌白萝卜。可惜你睡着了,我只能一个人举杯邀月,在电话里邀同样没睡的老友。

大半夜,楼下不知谁家的车突然情绪失控,一句句大声重复着:“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一连气的叫声,惊醒了多少人的梦!我赶紧掩门关窗,怕你也跟着一道醒来。

妈妈回老家转眼已过半月,给妈妈打电话,跟妈妈说差不多该回来了。妈妈告诉我还得再呆几天,大伙儿不让回,说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怎么也得多呆些日子。

我逗妈妈:你再不回来,我就得去接你回来啦!妈妈说,大热天儿,可别瞎折腾,我等你王大爷过完生日就回去,这不是刚巧赶上了,剧团的几个老同事说好要凑在一起热闹热闹。妈妈对老家的这份眷恋和不舍,也许我还体会不到那么深。

天大热时街上的人穿得越来越少,有的已少到不能再少。想穿比基尼得到有水的地方才成,要不也忒扎眼。接下来又是连续三十二三度的高温天,人们开始四处寻凉避暑。

在车上听人说刚刚在哈尔滨大街附近开业的“宜家”冷气开得很足,那里卖的热狗、蛋卷冰淇淋和果汁饮料价格实惠,热狗5元一个,蛋卷冰淇淋一元一个,得排长队购买,还免费续杯,免费添加热狗的浇头。

天热得受不了时不妨学学北京人,去那儿蹭蹭凉,有条件的不妨再来个床上小憩。北京人躺得,咱为啥躺不得?又想去北京宜家睡觉的人也不定就是北京人哈,不可有地域偏见。

一个人的思想是装在箱子里呆在书架上,还是藏于头脑中?思想可是对词语的不断解构与重组?

谷川俊太郎说,“在这个地球上,早晨总是在某一个地方开始。”

总有人会等来属于自己的早晨,属于自己的时刻。

“要耐心,这值得。”仿佛又听到你在我耳边低语。 [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