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自新 第十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世说新语》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1],内容大多记载东汉东晋间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风貌和轶闻趣事,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门),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志人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自新 第十五

《自新》是南朝宋时的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纂的《世说新语》中的第十五章,本篇只有两则。自新指自觉改过,重新做人。第一则说明改正错误要振作起来,应有一息尚存,决不松懈之志;第二则说明有才要用到正道上,知错必改。

相关文章

自新第十五之一周处自新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译)周处年轻时,凶悍霸道,成了家乡的祸害。另外,义兴河里还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跛足虎,他们一起侵害百姓的生活,义兴人称之为“三横”,尤其是周处更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杀掉猛虎,斩掉蛟龙,目的是希望“三横”只留下一个。周处就杀掉老虎,接着有跳入水中杀蛟龙,周处追随蛟龙,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一起漂游了几十里,经过三天三夜,乡民们都说周处已经死了,大家互相庆贺。结果周处竟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了。他听到庆贺的消息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乡里的祸害了。周处决心重新做人,就到吴郡去找陆氏兄弟,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他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陆云,并说:“我想重新做人,可惜虚度了大好时光,至今一事无成。”陆云对他说:“古人看重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人最可怕的是不能立志,如果志向远大,又何必担心不能名声远扬呢?”于是周处洗心革面,最终成为忠臣孝子。[2]

简介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当时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门阀社会的生活面貌,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的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清楚地见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唐朝修《晋书》多采《世说新语》,引用的312条约占《世说新语》条目的三成左右。对此后世的史家常有批评。 [3]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4]


相关信息

〈王蓝田食鸡子〉、〈曹植七步成诗〉、〈晋明帝论日近远〉、〈管宁割席绝交〉、〈华歆、王朗乘船避难〉、〈陈元方答客问〉、〈王导骂新亭对泣〉、〈石崇杀妓〉、〈裴令公吊阮步兵〉、〈王子猷访戴安道〉、〈曹操、杨脩过曹娥碑〉、〈曹操捉刀〉、〈曹操望梅止渴〉、〈王敦出婢妾〉、〈支道林养鹤〉、〈顾恺之倒食甘蔗〉、〈嵇康临刑索琴〉、 〈谢奕作剡令〉、〈谢安听阮裕白马论〉、〈谢安、王坦之赴宴〉、〈谢道韫咏絮〉、〈谢玄北征不为名〉、〈谢万石雅量〉、〈刘伶祷神戒酒〉、〈王羲之坦腹东床〉、〈王子敬人琴俱亡〉等篇曾收录于台湾中学阶段各版本课本,或补充教材。今日有许多成语典故、汉晋文人轶事几出自此,亦可将《世说新语》视为古代短篇小小说合体。


视频

世说新语 相关视频

《世说新语》简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