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酸素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脱酸素剂 |
中文名:脱酸素剂
毒性反应:脱酸素剂可能是Fe或CaO
简 介:脱酸素剂其实就是除氧剂(脱酸素剂)
医疗处理:食品中的干燥剂一般都是碱性化学物质
简介
脱酸素剂其实就是除氧剂(脱酸素剂) ,一般来说除氧剂(FreshPac) 又称为脱氧剂或干燥剂,而常见的干燥剂有以下几种:
Fe:(铁,纯铁为银白色,常见的为生铁,黑色;固体,多为块状,当干燥剂时为粉末状);
CaO:(氧化钙又叫生石灰,白色,固体,多为粉末状);
NaOH:(氢氧化钠又叫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固体,多为粉末状)等。
硅胶:是另一种常用的干燥剂,呈半透明颗粒状。
除此之外,还有氯化钙,氧化钙,钛黑等。
毒性反应
脱酸素剂可能是Fe或CaO,只是用于干燥和脱氧的,对食品本身品质没多大影响。食品中的干燥剂一般是Fe或CaO。
如果脱酸素剂主要成分是Fe的话,误食的脱酸素剂会和胃酸产生反应,但危害不大。反应原理:Fe+2HCl=FeCl2+H2↑。
但如果脱酸素剂的主要成分是白色粉末状的CaO,由于氧化钙遇水放出大量热,所以可能灼烧人体的口腔或食道,如误食,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同时,氢氧化钠呈碱性,对口咽、食道有腐蚀性,如溅入眼中会引起结膜和角膜的损伤。
医疗处理
食品中的干燥剂一般都是碱性化学物质。主要是石灰和硅胶。如果误食此种干燥剂,因氧化钙在遇水变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释放热量,会灼伤口腔或食道。同时,氢氧化纳呈碱性,对口咽、食道有腐蚀性,如溅入眼中会引起结膜和角膜的损伤。
对误食此种干燥剂者,千万不要催吐,要立即口服牛奶或水,一般成人服120~240毫升,小孩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服用,但总量要少于200毫升,因过多饮水可诱发呕吐。
同时要注意,不要用任何酸类物质来中和,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可加重损伤。若有干燥剂溅入眼睛,要尽快用清水、生理盐水从鼻侧往耳侧冲洗,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送医院。皮肤被污染者,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可按化学烧伤处理。
硅胶是另一种常用的干燥剂,呈半透明颗粒状。由于这种物质具有多孔的结构,吸附面积很大,能够吸附多种物质。硅胶中的颜色是加入了氯化亚钴,用来指示功效。氯化亚钴在无水时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因作为干燥剂的硅胶色泽形状均较漂亮,常有小孩误食或被当作调味品吃下。
硅胶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对人体没有毒性。所以误服了这种干燥剂后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咖啡色的三氧化二铁也可用做干燥剂,这种只有些微的刺激性,让误食者喝水稀释就可以了,除非病人刻意大量服用,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之症状,需考虑造成铁中毒之可能性,必须赶快就医。
氯化钙也常被用做干燥剂,无水状态下为白色晶体,多为颗粒状、块状或片状,吸水性能强,吸水后变为液态。不用做食品干燥剂,多用于较大空间的除湿。接触后的处理与氧化钙相似。
对误食三氧化二铁,氯化钙及氧化钙,在家里均需先喝水稀释,喝的量以病人体重每公斤1~2c.c.为准,尤其氧化钙中毒不宜喝过多的水,以免造成呕吐,容易使食道之再次灼伤。
材料用途
保鲜,干燥。
作用原理
将脱酸素剂与被保鲜产品一起封入密封容器后,经1-2天时间,将容器内氧气几乎全部除去,使氧浓度降至0.1%以下;而且在此后,借助脱氧保鲜剂的储备能力,不断将渗入氧气吸收,使被保鲜产品始终处于无氧状态,从而使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丧失生存条件,同时也相应阻止了油脂、蛋白质等有效成份的氧化分解,以此确保质量。
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多采用黑色活性铁粉或白色氧化钙作为食品保鲜剂,最近根据研究调查,发现在 日本早已经开始使用钛黑作为食品的干燥材料。钛黑是符合TinO2n-1(3<n<10)通式的钛化合物材料,也是钛系黑色颜料,以钛为母体材料通氢气加高温反应生成。所以钛黑作为脱酸素剂材料是完全环保无毒的,对人体无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