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肖曉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肖曉琳
主持人
出生 1962年8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主持人
知名於思考與觀察》《新聞聯播》《半邊天》《社會經緯

肖曉琳(xiaoxiaolin)主持人

肖曉琳(1962年8月--2017年7月12日) ,[1]女,曾任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她出生於湖南長沙,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回到長沙電台工作,儘管當時的工作條件辛苦,但她沒有放棄。長沙電視台成立後,她又成為了長沙電視台的第一批播音員。後調入中央電視台,主持《思考與觀察》,也曾主持過《新聞聯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鐵面美人"的封號不脛而走。隨後又主持了《焦點訪談》、《半邊天》、《社會經緯》。她還和其他人一起籌辦了新的法制欄目《今日說法》,並成為了觀眾最滿意的法制節目。

1977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1987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系,1988年調入中央電視台。

2017年7月12日,著名節目主持人肖曉琳因直腸癌轉移不幸離世,終年55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肖曉琳 性別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長沙 出生日 1962年8月
畢業院校 北京廣播學院 逝世日期 2017年7月12日
工作單位 中央電視台 職業 主持人
代表作品 思考與觀察 新聞聯播 半邊天》《社會經緯

人物履歷

肖曉琳是個多夢的人,做電視人一直是她的夢想。父母都是湖南大學教師,肖曉琳在校園裡長大,至今對那種寧靜、優雅的生活氛圍情有獨鍾。小時候,她曾夢想當老師,大約從初中時起,她每天都聽廣播,渴望長大了去當播音員。

1977年恢復全國高考,肖曉琳在志願上填下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專業,由於考試成績優異,長沙高考辦的一位老師為她可惜,冒着違紀的危險勸她改專業,因為當時播音員是「肉喇叭」、「傳音筒」。原來社會上對播音員這麼看!肖曉琳驚呆了,但她還是毅然走進了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分配時她大病了一場,特別想家,便回到了長沙,進了市廣播站。儘管辦公條件和設備非常簡陋,錄製條件很簡單,但肖曉琳卻不改初衷。不久,長沙市人民廣播電台成立,肖曉琳成為第一批播音員,那年的大年三十是在採訪車裡度過的。

1985年初,長沙市電視台成立,肖曉琳又成為市電視台的第一批播音員。

1987年,肖曉琳又一次來北京,考上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

1988年,中央電視台以報道社會焦點,針砭時弊為目的的《觀察與思考》欄目第三次上馬,迫切需要一位新聞評論人,30齣頭的肖曉琳成為最佳人選,於是她走進《觀察與思考》,也走進了中國社會的漩渦中。《觀察與思考》是全國第一個新聞深度報道的節目,收視率一直名列前茅,作為主持人的肖曉琳以其嚴峻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鐵面美人」的稱號不脛而走。是那些觸目驚心的現實使肖曉琳心情格外沉重,在主持節目時笑不起來。肖曉琳用了兩年的時間到西南、西北最苦最窮的地方採訪,整日奔波在鄉村田野,餓了就啃幾口老玉米,一天只能吃上一頓熱飯,她不在乎,可看到一幕幕悲劇,她流淚了:李春偉因父母離婚而出走,為了逃避劇烈的心痛,13歲的他用煙頭把胳膊燙得傷痕累累,甚至還燙傷了眼睛;宋光義剛12歲,卻已離家「自食其力」了好幾個月;一位抗日烈士家屬7口人擠在一間家徒四壁、搖搖欲墜的土房裡;一群群衣衫襤褸的孩子只因交不起幾十塊錢的學雜費而不得不輟學……肖曉琳的心弦被深深地觸動了,她發自肺腑地呼籲——讓我們伸出雙手。在目擊了常人難以想象中國社會貧窮、落後的一面後,肖曉琳懷着切膚之深的愛與痛,投入到工作中。《觀察與思考》因此成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振聾發聵的暮鼓晨鐘。

隨後,肖曉琳又參與創辦了《焦點訪談》、《半邊天》等欄目。看到年輕人相繼進入了角色,肖曉琳離開了正幹得紅紅火火的欄目,前往美國「充電」。她悉心考察了美國電視業的現狀、走向和管理、經營及製片人制等。美國之行使她思路大開。回國後,她謝絕了許多欄目的加盟邀請,選擇了中央電視台法制欄目《社會經緯》,並與他人一起積極籌備創辦一個新的法制欄目。

1999年元月,通過「新聞介人、專家參與、大眾評說」方式對現實案例進行分析、評論的法制欄目《今日說法》正式推出。多年來,肖曉琳沒少與社會問題和案件打交道,接觸了不少社會陰暗面,可是她依然激情滿懷「因為我是與夢想同在!」

2001年榮獲「金話筒」獎特別金獎。

個人影響

肖曉琳在過40歲生日時是那麼地不情願,但是後來發現《今日說法》成了更高的夢想,於是就覺得靈魂有了寄託。在籌辦《今日說法》時,連辦公室都沒有,肖曉琳幾個人只好在咖啡廳里辦公。沏上一壺茶,一呆就是一天,一忙就是兩個月。不過他們的奮鬥很快得到了認可。兩個月後,《今日說法》便在中央電視台收視排行榜上出線了,不久又進入了前10名。每天,欄目辦公室的電話總是鈴聲不斷,信件多達上百封,告狀的、諮詢的絡繹不絕。在1999年年底的一次調查中,《今日說法》收視率位居專題類欄目第一觀眾滿意度第一,知名度第二。不惑之年的肖曉琳迎來了主持人的黃金時期,但她卻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幕後,致力於欄目自身的建設和記者隊伍的培養。肖曉琳擔任着《今日說法》的主持人、分製片人,從前期策劃到後期製作都得把關,於是,有人笑稱她為普法大使,她卻粲然一笑:「這正是我的夢想。只有當社會公正有序,人們才會活出味道來。」後來,《今日說法》與《社會經緯》整合,又率先在中央台嘗試製播分離,肖曉琳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對此,她只有一句話:「到了40多歲的時候再說困難,就顯得女人太沒有力量了。」

個人評價

電視上的肖曉琳是個神情嚴峻、目光敏銳、談吐犀利的新聞工作者,可在日常生活中確是有着和藹的面容,她長得柔柔的,秀巧巧的,一雙笑眼,時常春光滿面。肖曉琳把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奉為自己精神追求的嚮導,她能把他的演講《我有一個夢》倒背如流,還將他的箴言「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實現你的夢」作為座右銘。

個人生活

馬丁·路德·金一生都在圓夢,而肖曉琳也是在一天天地圓自己的電視夢。為了這個夢想,肖曉琳活得很充實,主要是跟兒子在一塊兒。她每天的家庭作業就是給兒子洗腳,並樂此不疲。有的時候散步,兒子挽着她的手,他們邊走邊卿天,相互激勵的感覺特別好。丈夫與她青梅竹馬,多年來一直是她做夢時得以依靠的寬闊的肩膀。每周肖曉琳都坐兩次公共汽車,她喜歡在群眾中的平和感覺,保持一種平民心態。對於許多女人而言,幸福是唯物的,而對肖曉琳來說,則是「唯心」的,是一種感覺。

人物軼事

如果新世紀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大廈,法律,就是它鋼筋鐵骨般的基礎結構。

新世紀,新生活,欣欣向榮的日子靠我們踏踏實實地去努力。人生路上,《今日說法》與你同行。

《今日說法》欄目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一紙箱申訴材料,欄目的公開電話一天中也難得有幾分鐘空閒。而在所有的來信和電話中,有70%以上的當事人是在訴說權力部門的某些人對自己的不公和侵犯。即使無法準確有效地核實每一起申訴的真實性,我們仍然不敢忽視和怠慢這些呼聲。道理其實很簡單:在執法部門的強勢面前,如果一個人在執法部門再也看不到希望和出路時,他就會渴盼一個更有權威、更加高明的「高青天」來主持公道——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輿論監督,也就是我們身上。

作為記者,我們理應竭盡心力去行使輿論監督的權力,盡到職責。但是,我們的力量有多大?一方面,在我國目前社會,這種輿論監督還遠不夠成熟和有效;另一方面,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輿論監督都不會有至高的權力和無限的自由。在一個走向成熟的法制社會中,需要有一種制度,去制約強勢,規範行使權力的人。

記得兩年前,我在美國學習期間,朋友向我說到這樣一件事;克林頓總統在剛剛就職時,雄心勃勃地為自己搭班子。他精心選擇了一位強幹的女士作為他的司法部長提名人,卻不料國會對這位女士作資格審查時,她被查出「雙重違法」行為,頓時輿論譁然。這位被許多美國人認為「歷來潔身自好」的女士究竟做了什麼?她只是曾經雇了一個沒有合法工作身份的墨西哥小保姆,並且在雇用期間,沒有替那位小保姆納稅。

有人說這位女士是「小河溝里翻了船」。她只不過是做了一件美國主婦都做了的事情。但這對於一名司法部門的候選人,就絕對是一樁原則性的大事了。此事之大,後來又使克林頓總統推出的第二個司法部門提名人自己舉手投降了。原來。她家也有過一個墨西哥小保姆。

我曾問過《今日說法》的記者們,在一個逐漸成熟起來的法制社會裡,記者還會是「無冕之王」嗎?觀眾還會像今天這樣,滿心指望着以新聞報道的「殺傷力」去對付司法腐敗嗎?或許更多的是依賴於一

種制度吧。這種制度使執法者們時時處於多監督之中,使他們檢點自己的行為,小心翼翼地依法執法。在這種制度下,一個本該懂法的執法者如果違法越權,那麼他所惹上的麻煩,一定會比普通公民大得多。他們會因為自己哪怕是在細小處的違法而觸雷,去付出成倍的代價。

回首往年,張金柱不是被處決了嗎?姚曉紅不是被推上被告席了嗎?真真切切,我們聽到和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審務公開」、「警務公開」、「檢務公開」的實例。回首共和國的法制歷程,我們沒有理由不對一個新世紀充滿希望!

人物去世

2017年7月,肖曉琳因患直腸癌,在美國治病期間不幸離世,享年55歲。[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