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肃(拼音:s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 。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引申指庄重、威严,又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肃

拼音; sù

繁体; 肃

平水韵部; 入声一屋

部首; 肀

总笔画; 8

五笔; vijk(86)vhjw(98)

仓颉; llfl

郑码; xbno

四角号码; 50227

统一码; 基本区 U+8083

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会意字

字级; 一级字

字源演变

会意字。西周金文作从昒(niè)从字形A,昒为手持巾擦拭状,字形A即㶒(yuān)),像蓄水之渊潭,二者结合以临渊擦拭战战兢兢会"执事振敬"意。春秋时渊潭的两边加了大框,内加水滴,突出其封闭、蓄水特征。战国时㶒或简化作字形B,或草书作字形C,构意不变。《说文》古文易㶒为心、卪(jié,甲文作跪跽人形D),人跪跽而擦拭,心有所戒惧,与擦拭于㶒上取意相合。

《古文四声韵》所载《说文》心作字形E,乃字形F之讹。 《说文》:"从昒在㶒上。"楷书作肃,是笔意、笔势变化的结合。简体作肃,是记号字,来自晋代以后的草书。隶变时,尚出现有字形GHIJK等,皆未取得正体地位。或作L,俗体。 《说文》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王孙钟:"肃悊(哲)圣武。"怂镈:"肃肃义政。"谓恭敬其法度也。引申指庄重、威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从者肃而宽。"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臣肃敬不敢敝其主。" 《包山楚简》 2.174 "肃王",即楚肃王,肃为谥号,亦此义。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通"夙",早。晋陆机《赠颜交趾公真诗》:"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通"速",急,疾。《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持事振敬也。从昒在㶒上,战战兢兢也。昛,古文肃从心从卪。息逐切

【注释】䏋、♻,亦古文肃。 文三 重三

说文解字注

持事振敬也。

《广韵》:恭也,敬也,戒也,进也,疾也。按训进者,羞之假借。训疾者,速之假借。皆见礼。

从昒在㶒上。

会意。

战战兢兢也。

引诗说从㶒之意也。息逐切。三部。

古文肃从心卪。

圣蔶节,次守节,下失节。故从卪。

康熙字典

《唐韵》息逐切。《集韵》《韵会》息六切。《正韵》苏谷切,$音宿。《说文》:持事振敬也。从聿在㶒上,战战兢兢也。《广韵》:恭也,敬也,戒也。《书·太甲》:社稷宗庙,罔不祗肃。传:肃,严也。言能严敬鬼神而远之。

又《洪范》:恭作肃。疏:貌能恭,则心肃敬也。《礼·玉藻》:色容厉肃。疏:厉,严也。肃,威也。

又《尔雅·释言》:肃雝,声也。

又缩也。《诗·豳风》:九月肃霜。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礼·月令》: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注:谓枝叶缩栗。

又《尔雅·释诂》:进也。《诗·大雅》:民有肃心,荓云不逮。笺:肃,进也。《礼·曲礼》: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注:肃,进也。进客谓道之。

又《左传·成十六年》:为事之故,敢肃使者。注:肃,手至地,若今撎。《礼·少仪》: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注:肃拜,拜低头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ⷎ,九曰肃ⷎ。注: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

又急也。《礼·礼运》:۬肃而俗敝,则法无常。疏:肃,骏急也。《淮南子·本经训》:肃而不悖。注:肃,急也。虽急,不促悖。

又《尔雅·释训》:肃肃,敬也。又:肃肃,恭也。

又《诗·周南》:肃肃兔偕。朱注:肃肃,整饬貌。

又《诗·小雅》: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笺:肃肃,严正之貌。

又《诗·召南》:肃肃宵征。传:肃肃,疾貌。

又《诗·唐风》:肃肃鸨羽。传:肃肃,鸨羽声

又姓。汉鴈门太守肃祥。

又《谥法》: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

又国名。《左传·昭九年》:肃愼,燕亳,吾北土也。

又《书序》:肃愼来贺。《山海经》:肃愼之国,在白民北。

又州名。《韵会》:古月支国地,汉置酒泉郡,后魏以酒泉为甘州,随分福禄县置肃州。

又马名。《左传·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注:肃爽,骏马名。

又通作宿。《仪礼·特牲馈食礼》:乃宿尸。注:宿,进也。《礼·祭统》:宫宰宿夫人。注:宿,戒也。

又《集韵》:所六切,音缩,鸟飞。同䎘。

又《字汇补》:先妙切,音啸。敬也。《释名》:箫,肃也,其音肃肃然而淸也。

又《韵补》:叶音瑟。陆机诗:羁旅远游宦,托身承华侧。抚剑遵铜辇,振缨尽只肃。《韵会》:古凡夙音,多读如息。尚书肃愼氏,史记作息愼。草疏宿菜,幽州人谓之息菜。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