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胡达"阿米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耶胡达·阿米亥 | |
---|---|
原文名 | Yehuda Amichai |
出生 |
德国维尔茨堡 | 1924年5月3日
逝世 | 2000年9月22日 | (76歲)
国籍 | 以色列 |
教育程度 | 希伯来大学 |
活跃时期 | |
知名于 | 1982年度以色列奖 |
知名作品 |
《现在及他日》 《此刻在风暴中》 《开·闭·开》 |
耶胡达·阿米亥(Yehuda Amichai,1924-2000),以色列当代诗人,[1]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现在及他日》、《此刻在风暴中》、《开·闭·开》等。
1924年5月3日,耶胡达·阿米亥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1935年,随家迁居巴勒斯坦。曾先后参加二战、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以及赎罪日战争。1948年开始创作诗歌,1955年出版了以色列文学史上第一代口语化的希伯来语诗歌《现在及他日》。曾获得1982年度以色列奖。2000年9月22日,耶胡达·阿米亥因患癌在耶路撒冷去世,享年76岁。
人物经历
- 1924年5月3日,耶胡达·阿米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维尔茨堡,"耶胡达"是个典型的希伯来名字,乃"犹大"一名的现代拉丁拼法,但"阿米亥"不是他的本姓--他出生时有个德国姓氏:普佛伊费尔(Pfeuffer)。从儿童时代起,阿米亥便开始学希伯来文,后来上了宗教学校。
- 1935年,随家迁居巴勒斯坦;后入耶路撒冷中学。
- 1936年,他笃信正统宗教的商人父亲,才给全家择定了新的希伯来姓氏阿米亥,意思是"吾民生存"。进入青春反叛期的耶胡达·阿米亥,开始对正统的犹太教信仰产生拒斥,令其父母大为沮丧。
- 1942年,中学毕业后,耶胡达·阿米亥自愿加入了英军的犹太旅,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法西斯战于北非。
- 1946年,加入了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地下武装突击队帕马奇(Palmach),并参加了1948年的独立战争,在内盖夫沙漠地区与阿拉伯军队作战。战后在希伯来大学求学,开始在杂志发表诗。
- 1955年,阿米亥大学毕业,在耶路撒冷一中学内谋得教职。同年,在开始诗歌创作六年之后,他出版了自己的首本诗集《现在及他日》,是以色列文学史上第一代口语化的希伯来语诗歌。
- 1956年,由于苏伊士运河危机,阿以之间再度开战,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阿米亥又从军上前线。
- 1958年,阿米亥的第二部诗集《两种分离的希望》(Two Hopes Apart)出版,从此奠定了他在以色列诗坛和作为"帕马奇一代"(指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有从军经历的作家)代表人物的地位。
- 1962年,阿米亥发表了剧本《尼尼微之旅》,并陆续出版了数本小说。
- 1963年,出版诗集《诗1948-1962》,发表小说《非此时,非此地》,被视作以色列后现代文学的先驱。
- 1967年,出版诗集《耶路撒冷》。
- 1968年,出版诗集《此刻在风暴中》,受到评论界高度评价,大量被翻译成英文。
- 1971年,开始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做访问教授(直到1976年),发表第二部小说《野店》。
- 1973年10月,阿以战火再起(史称赎罪日战争),又回国从军;出版《耶路撒冷和我自己的诗》。
- 1977年,出版《阿门》,自己完成英文翻译版本。
- 1982年,因为"在诗歌语言上的革命性变化",获得了该国最高荣誉"以色列奖"。
- 1993年,专程飞到中国北京出席《耶路撒冷之歌:耶胡达·阿米亥诗选》首发式。
- 1994年,罗伯特·奥尔特在《现代希伯来文学》杂志上撰文《不可译的阿米亥》,指出其对希伯来语的革新性贡献;同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获奖者之一、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亲自朗读其诗作《上帝怜悯幼儿园的孩子》。
- 1998年,出版生前最后一部诗集《开·闭·开》。
- 2000年9月22日,耶胡达·阿米亥因患癌在耶路撒冷去世,享年76岁。
詩作
我經過一棟房子=
我經過一棟房子
我經過一棟以前我住過的房子: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仍在一起低語。
多年來樓梯上的電燈泡無言地
作營營聲--開,關,開。
鑰匙孔像細小的傷口
流出所有的血,裡面
人們蒼白如死亡。
我要再次站著一如我的
初戀,倚靠在門柱
整夜擁抱妳,站著。
向晚當我們離開時
房子開始破碎崩潰
自那以後城市
自那以後整個世界。
我要再次有這個渴望
直到皮膚出現深紅的燒傷疤。
我要再次被記在
生命之書裡,再次
天天被記,直到
那只執筆之手痛苦。[2]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创作时间 |
《现在及他日》 | 诗集 | 1955 |
《两种分离的希望》 | 诗集 | 1958 |
《尼尼微之旅》 | 剧本 | 1962 |
《诗1948-1962》 | 诗集 | 1963 |
《耶路撒冷》 | 诗集 | 1967 |
《诗作》 | 诗集 | 1968 |
《此刻在风暴中》 | 诗集 | 1968 |
《野店》 | 小说 | 1971 |
《耶路撒冷和我自己的诗》 | 诗集 | 1973 |
《阿门》 | 诗集 | 1977 |
《时间》 | 诗集 | 1979 |
《问与答》 | 诗集 | 1983 |
《神恩的时刻》 | 诗集 | 1983 |
《你本是人,仍要归于人》 | 诗集 | 1985 |
《游记》 | 诗集 | 1986 |
《耶路撒冷诗篇》 | 诗集 | 1988 |
《甚至拳头也曾经是五指伸开的手掌》 | 诗集 | 1991 |
《开·闭·开》 | 诗集 | 1998 |
创作特点
主题
阿米亥属于"新浪潮时代"的诗人,他对过去以色列人的集体经验兴趣较少,而是更加在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刻画。随着时局的发展,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作家和诗人也纷纷转向"犹太复国主义",而中东的两次大型战争(1973年的七日战争及1982年的入侵黎巴嫩事件),也都深深地影响了以色列的作家和诗人。以色列作家和诗人由于这两次战争,分成两类:一类是投入到战火中的慷慨歌哭,另一类是对战争的恐惧和批评。阿米亥属于后者。他自诗歌创作伊始,就从未停止过对战争的关注与思考。他的战争题材诗歌往往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反战倾向。在这些诗歌中,以色列的地缘文化都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决定了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方面面。然而,诗人在诗歌中对地缘文化并非是全盘的吸纳和借鉴,而是着力于对地缘文化进行当代意义上的重新诠释和续写。从而使自己的诗歌摆脱了传统地缘文化的制约与束缚,成为当代地缘文化的建构者。阿米亥生前承认自己是非常政治化的诗人,因为每一个以色列人,不管是左派或是右派,都生活在政治的高压和生存的紧张中。他出乎意料地和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重叠,[3]
阿米亥的诗生动地将宗教、历史、时间等抽象宏大的主题放置在个人情感,尤其是男女两性情感这一比喻性语境中,以激情的释放与克制来对照前述主题的边界,从而轻而易举地唤起阅读者的共感。 在他的诗歌中表达出来的是他一贯的恒久主题:爱情、舐犊之爱、战争及其后果、上帝/父亲、童年、时间、土地,以及耶路撒冷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前从没有一位诗人,像阿米亥这样,如此细致地用诗歌这种形式,来描写耶路撒冷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他说:"耶路撒冷最神奇之处便是,我总能从中发现不知道的小角落。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小城市"。他去世后,以色列《国土报》刊文称,耶路撒冷失去了它"最柔情的爱恋者"。在他的诗里,个人幸福是一切事物的准绳,亲情高过国家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律令。在战乱的世界上,爱――而不是上帝,是惟一的庇护所,尽管它十分脆弱。他的诗也写战争,但没有英雄主义和荣耀感,而上帝要为缺乏慈爱而负责。他的作品凸显了传统希伯来诗歌中难得一见的世界视角,他将现代与传统,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深厚的普世意义融为一体,再现了整个人类、犹太民族,以及每一个人的生存境遇。他晚年的作品在形式上变得更为松散,主题亦不再那么精确,[4]
风格
阿米亥写诗的风格就像音乐家处理巴哈的《逃亡曲》一样,一定要把原来的面貌打破、打散、扩大,在经典式的形式和音序中加入爵士乐的音符。二战期间,阿米亥开始阅读英国诗人艾略特和奥登的作品,并以古老的希伯来文写作诗歌,他的了不起之处是:把希伯来文这种神性和宗教性的语言,加以"古为今用"。他的首本诗集《现在及他日》是以色列文学史上第一代口语化的希伯来语诗歌,标志着一种全新风格的诞生。1956年,由于苏伊士运河危机,阿以之间再度开战,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阿米亥又从军上前线。他这一时期的诗歌表现出明显的爱国主义,以及对新生的以色列国家的认同,诗中大量用典,包括圣经语汇,且广涉犹太人的历史。但他随后的作品愈加简洁,口语化的特色更为明显,评论家指出,这明显是受了英国诗风的影响。1958年,阿米亥的第二部诗集《两种分离的希望》出版,从此奠定了他在以色列诗坛和作为"帕马奇一代"(指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有从军经历的作家)代表人物的地位。此时的阿米亥,在诗艺上的革命性姿态更为明显,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成了诗作的主体,那些传统上被认为不宜入诗的语汇,如坦克、飞机、汽油,以及某些专业术语,都出现在他的诗中,并混以《圣经》的句式,或祈祷书的语气,以及德国的抒情诗风和英国诗的现代主义。一方面,他让古老的希伯来语焕发了青春;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方式肢解和重构着古老的希伯来习语。他的诗完全是现代的,他把那些在传统上被认为不宜入诗的词汇,以及某些专业术语,混以《圣经》的句式,或祈祷书的语气,以及德国抒情诗风和英国诗的现代主义,[5]
阿米亥的诗集富于叙事色彩和真情实感,从不乏味,完全可以从头读到尾。而有些段落又是优美的抒情。他以十足的个人化和口语化语言,与希伯来诗歌数千年来面对民族苦难时的集体声音决裂。他的语言是简洁的,却凝聚了高度的技巧;他的体验是个人的,却包藏着集体的记忆;他的感情表面上是单纯的,内里却复杂而深奥。阿米亥坚信,现代诗万不可回避现代主题,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传统。他以十足的个人化和口语化,与希伯来诗歌数千年来面对民族苦难时的集体声音决裂。[6]
人物评价
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对我提出了挑战,因为我们写的是同一片土地。他想依照自己所需来使用风景和历史,而这基于我被摧毁的身份。所以我们之间有一种竞争:谁是这土地之语言的拥有者?谁更爱它?谁写得更好?[7]
耶胡达·阿米亥的诗透明而睿智,善于把日常与神圣、爱情与战争、个人与民族等因素糅合起来。他是我们的伟大诗人之一。他那平静、清晰、超然而热情的语调令人永远难忘。[8]
耶胡达·阿米亥的诗给予我的影响,便是把我自己的人生放在我面前--不知怎么就把它打开了,让我们从头再活上一次,展现每一时刻的全部丰富之处,并将我从自己的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我想要做的,是保留阿米亥自己在英语里说话的音质和语调,对我来说,只有在这样的复原里,才会出现诗歌的奇迹般的真实。这也就是庞德所说的诗学的首要美德--"心灵的音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