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老革命家的精彩故事(尹燕忠)

《老革命家的精彩故事》中国当代作家尹燕忠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老革命家的精彩故事

记忆中的玫瑰花经过血与汗的浸染,将更加绚烂多彩,且永不褪色。-------题记

一、杨司令关心小民工

1968年冬季的一天,上午九时许,阳光灿烂,位于翟庄田山的1030排灌站泛着金色的涟漪挟着冰块向东流去,这时一位身着黄军衣,佩着军徽帽章,闪着红光的50多岁的首长来到工程已近尾声的田山排灌站西大坝上,后边簇拥着十几个省市县领导,他边走边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把民工们的生活搞好”!他边走边下大坝,来到我跟前,我看他白里透红的面庞,且透着军人的刚毅睿智,当时我正搬石渣,这位首长走过来说“慢着,注意安全啰,多大了,”我说16岁了,姊妹们多,父亲顾不过来,我就下来挣工分了,他眼里不知怎的有点泪花,连声说噢噢,是这样,干的不错,叫他干点轻的,”后来连部营部就安排我看排灌机房。首长走后,营部广播室里响起播音员孔霞那甜脆的声音:“杨得志司令员视察一0三0工程,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要关心民工的生活”。这我才知道来到我身旁的是战功赫赫又平易近人的杨司令”。我永远忘不了杨司令那宽厚的大手,忘不了他那挂在眼角的晶莹泪花花。

二、刘太东住进窟窿坟

刘太东老前辈是山东省肥城县孝堂峪村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月任栾湾四区区委书记,他深入群众发动反恶霸,减租减息,打开局面,兼任泰安地委副专员、地委财贸部长,地委书记处书记,山东省组织部副部长,1979年7月病逝。父亲听说他逝世,竟大声哭起来,父亲和爷爷经常讲,刘太东老前辈,大高个子叼着大旱烟袋,穿着老蟾鞋,进我家房棚门,要罗锅着腰,他帮俺家耪地种庄稼,挑水推磨,犹如一家人,那时是白色恐怖,爷爷给大峰山革命根据地送信,他装成拾粪人,敌人来了,粪叉子朝北,敌人走了,粪叉子朝南,形势紧张,爷爷就把他藏在庄南的窟窿坟里,给他送去小菜油灯,在那灰黄的灯光下,他读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他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栾湾四区的斗争,如火如荼,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那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永远鼓舞着我们后代人前进。李丁氏的儿子李宗银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刘太东书记就认她干娘,照顾她,接济她,在升任山东省组织部副部长后,还把李丁氏和其 外甥李清祥接到家中招待,给钱给物。文革中,我爷爷和老党员李建同大爷因当保长而遭批斗,是刘太东书记一封信救了两位老人,他信的原话是:“李建同、尹彬祚任保长、村公所所长是我安排的,是为了掩护革命同志的。”这信是我在整理档案时发现的。我们永远怀念刘太东老革命前辈。

三、 李刚击毙亲娘舅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五年,李刚大爷任栾湾公社副社长,他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峰山革命根据地武工队队长。我的父亲尹承焕参加淮海战役有 功,解放后任鹤岗市南山区委书记,1960年全家搬走。李刚社长就住在我大爷那简陋的北屋里,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女儿燕红,二女儿 月英,大儿李勇,二儿,燕喜,三儿记不清叫什么了,李刚社长我叫他大爷,《大峰山起义》这本书书上就有专门写了他,他很传奇,叫他拉 故事,他先讲别人故事,从来不说他自己,他对子女严格要求,给别人家孩子闹乱子,他总啪啪打自己孩子屁股,子女们都很怕他,从来不敢 要别人一点东西或沾一点便宜,他儿燕喜与本村一男孩闹乱子,他主动赔礼道歉。他不信神,不信鬼,帮助群众破除迷信。李刚大爷别人说他是“黑眼蜂”,有传言“谁要丧了血良心,出门碰上李瘸子”。为了革命他大义灭亲,六亲不认,他舅父郭大拼专门给敌人通风报信,李刚听说,就请他舅喝酒,吃完喝完,李刚说:“我要送你一程”,当走出半里地的北柳行半里时,李刚双手举枪砰砰几枪,郭大拼的脑袋壳儿早飞上了半空,他母亲死缠死闹,李刚跪着娘说:“娘啊,我是党里头的人,俺舅作恶太多,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李刚社长文革中在长清被迫害致死。

红色的事迹,红色的记忆,点燃红色的火炬,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进。

2018.12.29日[1]

作者简介

尹燕忠,男,中共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