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羌村三首·其三 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羌村三首·其三
圖片來自大眾網

羌村三首·其三是一首五言詩。此詩寫鄰人來訪,共談世事,感嘆戰亂造成田園荒蕪,生活艱難。安史之亂給唐代人民帶來深重苦難,「兒童盡東征」、「黍地無人耕」的現象,遍及整個北國農村,何止羌村而然

原文

杜甫〔唐代〕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苦 一作:莫)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譯文

成群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的時候還在爭鬥。

把雞趕到它們棲息的庭樹上,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地歸來。

每個人手裡都帶着禮物,從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一再解釋,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沒人去耕耘。

戰爭尚未平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請讓我為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裡, 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歌唱完畢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賞析

  這第三首,敘述鄰里攜酒深情慰問及詩人致謝的情景。通過父老們的話,反映出廣大人民的生活。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個有趣的序曲:「客至」的當兒,庭院裡發生着一場雞斗,群雞亂叫,於是主人把雞趕到它們棲息的庭樹上。養雞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異。《詩經》說「雞棲於塒」。漢樂府卻說「雞鳴高樹顛」,又似棲於樹。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謂「黃河流域養雞,到唐代還一直有讓它們棲息在樹上的,所以杜甫詩中還有『驅雞上樹木』的句子」。杜甫《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末雲「庭樹雞鳴淚如線」,湖城在潼關附近,屬黃河流域,詩作於將曉時,而雲「庭樹雞鳴」,尤足為證。驅雞上樹,等於趕雞回窩,自然就安靜下來。待到院內安靜下來時,這才聽見客人叩柴門的聲音。這開篇不但頗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時也表現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父老」說明了家裡只有老人,沒有稍微年輕的人,這位後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同時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作鋪墊「問」有問候、慰問之義,同時在古代還有「饋贈」的進一步含義,於是又出現「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兩句,鄉親們各自攜酒為贈,前來慶賀杜甫的生還,儘管這些酒清濁不一,但體現了父老鄉親的深情厚意。由於拿不出好酒,鄉親們再三地表示歉意,並說明原因: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連年戰禍,年輕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線,由此體現出戰亂的危害,短短四句,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亂」的全貌,這首詩也由此表現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後四句寫詩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父老鄉鄰的關懷慰問令詩人萬分感動,為表示自己的謝意,詩人即興作詩,以歌作答。「愧」字含義豐富,既有「慚愧」意,又有「感激」、「感謝」意,而「慚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對淳樸誠實的父老鄉親,詩人深感時局危難,生活艱困,可又未能為國家為鄉親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慚愧。結局兩句將詩情推向極至,「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詩人長歌當哭,義憤填膺,悲愴感慨之情驟然高漲。「百慮」化作長歌詠嘆,這一聲長嘆意味深長,飽含無奈和痛楚,詩人對國事家事的沉痛憂慮讓四座鄉鄰大受感染,產生共鳴,舉座皆是涕淚縱橫。聽者與歌者所悲感者不盡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亂引發。詩人的情感思緒已不僅僅是個人的,它能代表千千萬萬黎民蒼生、愛國志士的心聲。杜甫的詩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經由「小我」升華為「大我」,「縱橫」之淚是感時局傷亂世之淚,是悲國破悼家亡之淚,組詩潛藏着的情感暗流在結尾處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愴之情推倒了最高點,表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與「三吏」、「三別」等代表作一樣,具有高度的典型意義。雖然作品講述的只是詩人亂後回鄉的個人經歷,但詩中所寫的「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等親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鄰人滿牆頭,感嘆亦唏噓」的場面,絕不只是詩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經歷,它具有普遍意義。這組詩真實地再現了唐代「安史之亂」後的部分社會現實:世亂飄蕩,兵革未息,兒童東征,妻離子散,具有濃烈的「詩史」意味。

  在藝術上,詩人熔敘事、抒情、寫景於一爐,結構嚴謹,語言質樸,運用今昔對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達了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集中體現了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三章詩不僅在形式上連綿一體,而且很好地引導讀者進行聯想和想象,使得這組詩的意蘊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顯得豐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詩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反映出安史之亂的嚴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詩文功底。

創作背景

  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載)五月,剛任左拾遺不久的杜甫因上書援救宰相房琯,觸怒唐肅宗,下獄查問。閏八月,詩人離開鳳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歷盡艱險,終於團聚,此事令他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組詩《羌村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

簡析

  《羌村三首·其三》是一首五言詩。此詩寫鄰人來訪,共談世事,感嘆戰亂造成田園荒蕪,生活艱難。安史之亂給唐代人民帶來深重苦難,「兒童盡東征」、「黍地無人耕」的現象,遍及整個北國農村,何止羌村而然。全詩通過北國農村之一角,反映出當時社會現實與詩人繫心國事的情懷,具有很高的典型意義。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