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羊角纽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别名:羊角拗、羊角藕、羊角藤

羊角纽花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divaricatus(Lour.)Hook.etArn.种子的丝状绒毛。

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止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刀伤出血,跌打肿痛。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全株无毛,上部枝条蔓延,小枝圆柱形,棕褐色或暗紫色,密被灰白色圆形的皮孔。

叶薄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5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

边缘全缘或有时略带微波状,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扁平或凹陷,

在叶背略凸起,侧脉通常每边6条,斜曲上升,叶缘前网结;叶柄短,长5毫米。

聚伞花序顶生,通常着花3朵,无毛;总花梗长0.5-1.5厘米;花梗长0.5-1厘米;

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10毫米;花黄色;花萼筒长5毫米,萼片披针形,长8-9毫米,

基部宽2毫米,顶端长渐尖,绿色或黄绿色,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漏斗状,花冠筒淡黄色,

长1.2-1.5厘米,下部圆筒状,上部渐扩大呈钟状,内面被疏短柔毛,花冠裂片黄色外弯,

基部卵状披针形,顶端延长成一长尾带状,长达10厘米,基部宽0.4-0.5厘米,

裂片内面具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的副花冠,高出花冠喉部,白黄色,鳞片每2枚基部合生,

生于花冠裂片之间,顶部截形或微凹,长3毫米,宽1毫米;雄蕊内藏,着生在冠檐基部,

花丝延长至花冠筒上呈肋状凸起,被短柔毛,花药箭头形,基部具耳,药隔顶部渐尖成一尾状体,

不伸出花冠喉部,各药相连,腹部粘于柱头上;子房半下位,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

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棍棒状,顶端浅裂,每心皮有胚珠多颗;无花盘。

蓇葖广叉开,木质,椭圆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膨大,长10-15厘米,

直径2-3.5厘米,外果皮绿色,干时黑色,具纵条纹;

种子纺锤形、扁平,长1.5-2厘米,宽3-5毫米,中部略宽,上部渐狭而延长成喙,

喙长2厘米,轮生着白色绢质种毛;种毛具光泽,长2.5-3厘米。花期3-7月,果期6月-翌年2月。[1]

植物种属

夹竹桃科羊角拗属羊角拗。

分布区域

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或丛林中。

药用价值

一、

功能

止血,散瘀。

主治

刀伤出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外敷。

相关论述

1、《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2、《岭南采药录》:“治刀伤极效,为末敷之,不半日合口。跌打外敷。”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上的丝状绒毛,晒干。[2]

二、

【出处】《本草求原

【拼音名】Yánɡ Jiǎo Niǔ Huā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种子的丝状绒毛。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

【功能主治】

①《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②《岭南采药录》:"外敷跌打。"

【摘录】《中药大辞典[3]

参考资料

  1. 羊角纽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羊角纽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羊角纽花,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