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罢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罢羸罢羸 [bà léi] 疲困衰弱。[1]

[]

汉 王充 《论衡·效力》:“荐致之者,罢羸无力,遂却退窜於巖穴矣。”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逋租匿役,归诚自出;兼併既息,罢羸乃逸。” 宋 苏辙 《代陈州张公安道谢批答表》:“苟矜察其罢羸,实保全於终始。”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出生于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后汉三贤之一(与王符、仲长统齐名)。

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为师。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