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苏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罗苏乡属全县五个麻山乡之一,位于贵州省罗甸县西南部,距县城所在地龙坪镇41公里,离红水河航运码头33公里,全乡幅员员面积90.2平方公里,东北靠逢亭镇、纳坪乡;南与红水河接壤,西与桑郎镇毗邻,东接罗悃镇。全乡辖7个村29个村民小组1528户6531人,耕地面积6180亩,其中田2175亩,土4005亩,非耕地资源达3万亩以上。2007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00万元,粮食总产量2880吨,人均占有粮450公斤,财政税收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6元。[1]
基本信息
罗苏乡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下辖的一个乡,属全县五个麻山乡之一,位于贵州省罗甸县西南部,距县城所在地龙坪镇38公里,离红水河航运码头33公里,全乡幅员员面积90.2平方公里,东北靠逢亭镇、纳坪乡;南与红水河接壤,西与桑郎镇毗邻,东接罗悃镇。
自然条件
罗苏乡地势北高南低,呈峡谷地带,境内主要以溶岩山区和低山河谷为主,富含硅、锰、铁等稀有元素。最高海拔1100米,最低海拔400米,相对高差700米,平均海拔580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春早、夏长、秋迟、冬暖,夏秋多雨,四秀分明,年降雨量在1200-13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数为1400-1500小时,无霜期340天,平均气温18.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45%。[2]
经济发展
概述
罗苏乡按照"1234"工作思路和目标,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电,程控电话覆盖率达60%以上,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群众参合率达96%,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罗甸至广西乐业二级油路穿境而过,是罗甸至广西、黔西南的必经之地,蕴藏着无限的商机。罗苏乡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民风淳朴,矿产资源丰富,是省内外投资者的首选地,更是罗甸南部未来"仓储、物流集散中心"。
种植业
长期以来,全乡人民群众以农业种植为主,由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品种单一,农业机械化种植推广程度不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致使全乡经济发展缓慢。乡党委、政府决定按照产业发展工作思路,以农民增收增效为核心,切实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及时引导群众,落实好茶叶、板栗经果林种植面积的栽培,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加大对"三农"倾斜的力度,全力推广优质水稻和杂交玉米种植,做好茬口对接,抓好秋冬果菜种植的力度,使群众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多样化。利用罗甸至广西二级油路建设的机遇,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为罗苏经济快发展注入新动力。
农作物种植。水田春种水稻,秋种小麦、蔬菜、油菜、豆类作物等;旱地春种玉米、间种豆类、薯类作物,秋种小麦、油菜等作物。2008年全乡种植早春蔬菜2580亩,在品种种植上实行多元化、立体化、品种由原来的棒豆、辣椒调整为市场比较青睐的无筋豆、遵糯玉米、辣椒(卞椒)小青瓜、蕃茄、西瓜,实现产量185万公斤,产值236万元;夏粮种植3800亩,产量356.2吨,产值73.8万元;杂粮种植528亩,产量37.6吨,产值11.6万元;水稻产量2920吨,产值408.7万元,比上年增产40吨;秋冬果菜、冬菜种植2600亩,产值300余万元。
经济作物 罗苏经济作物主要以板栗、脐橙、小油桐为主,全乡助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板栗面积2000亩,在平榜村晚里组种植桃园200亩(品种为白碰桃);落实茶叶面积1528亩;小油桐种植3500亩。
养殖业
罗苏以优化畜牧业养殖结构,稳定生猪养殖求质优,发展牛羊抓改良为养殖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家禽致富工程项目,大力推广牲畜"两全三保"以及加强畜疫预防力度。发展大牲畜50头养殖场一个,生猪存栏3268头,家禽29760羽,黑山羊8123只,大牲畜2833头。共出售和自宰肉猪2617头,家禽7859只,黑山羊2034只,大牲畜1012头。
第三产业
依托罗苏丰富的矿产资源,以"罗苏二进二出交通网"及紧靠红水河航运码头区位优势为突破口,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拓展群众增收渠道。按照省财经学院专家对罗苏区位优势规划集镇建设预订方案,全力推进罗苏南部物流集散中心城镇建设,打造逢亭工业园区附属经济带,开发罗苏矿山资源。目前,罗苏里如永发矿山已加大投资8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就近安排务工20人,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增加收入。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引起省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咨询和实地考察业主已逐渐增多。[3]
风土人情
罗苏村
在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村寨,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谓。罗苏村在布依语中称纳殊(拉苏)。"纳"(哪)汉语音译为"罗"意为"田",用"纳"音为名首的寨子一般距河流不远,寨间田坝面积较大而平坦。如罗甸称"纳俄";罗苏称"纳殊";罗暮称"纳母"等。在居住地中因为田显得比山、水相对重要,所以把"纳"放在地名之首,又如罗苏乡有纳庆、纳井纳岩、纳云等。罗苏的确是在一大坝田的四周,后面的音节则是关于田的形状、大小、用途。且在罗苏有一条从寨前溶洞奔涌而出的溪流清澈见鱼、清凉可口,贯穿罗苏坝子,且四面环山,罗苏布依族人围聚而成了今天的罗苏村。
罗苏上寨、下寨
罗苏上寨坐落在一个半圆的山窝中,寨子非常紧聚集中,古你"神仙坐地"。下寨后山是一座山脉尽头分向寨子左右,远眺似一个张开双腿的女人,把下寨夹住,喻为"仙女晒羞",因为每天初升的艳阳都毫无顾忌地直射在仙女身上,暖洋洋地,使仙女想收缩双腿都心有不舍。
罗苏老街
上下寨的对面,隔着田坝和小溪是老街,也叫街上,在罗苏赶集的地方叫场坝。而老街缘何称为街上呢。缘是解放前不知多少朝代都在此赶集,街不大,二十多户人家相对而居,一条板石镶边卵石铺就三米宽,一百多米长的街道。还有一户还保留着槽门院落的格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十里八乡的人居然都还称之为街上。解放后集市已迁到国道上。街后山神似一条卧巢的母狗在哺绉,称之"母狗恋窝"。更有 一说,在乡政府右侧的罗苏小学后山,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它象一只准备跃起的老虎,恰似"猛虎跳埂",正好国道从埂上修过,埂没了几十年,可虎还在跳呢!
龙井水
龙井村位于与罗悃翕管村交界处,离罗苏乡政府2公里。 "龙井"当之无愧,龙井全村就一口井,水亦不溢出。从前全村排队舀水的场景很壮观,水也不枯竭,长流不息,井口就像一条张开大口的龙,汨汨流出繁养生息的纯净矿泉水,"龙井"由此而来。
龙井酒
在罗苏乡全境唯有龙井的水酿出的酒在罗苏甚至县城有较高的知名度。其它村酿出的米酒、包谷烧在市场上最高每市年只能卖到两元,而龙井酒一律三元,还不一定能买到。而如果泡上芭蕉、黄果等就不同凡响,安逸得很哦!常有县城及其它乡镇朋友专程到罗苏龙井购酒,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