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敷生平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敷生平介紹

來自網絡的圖片

羅敷生平介紹星漢燦爛》發現武婢阿妙在樹下和唱。唱的是「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鈎。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着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羅敷是誰?唱羅敷有什麼寓意?[1]

《星漢燦爛》唱羅敷是什麼寓意:

劇中這段唱的是樂府詩《陌上桑》,這是是原著中沒有的,但是放在程少商被樓垚表白這段設計的很巧妙,因為原著中程少商被樓垚表白之後很快就接受定親了,雖然男主凌不疑與男二袁慎都喜歡程少商,但卻晚了一步,而《陌上桑》就是講的羅敷有夫,拒絕了太守的故事。另外阿妙在後面會為了程少商犧牲,這一段也是讓阿妙這個人物更加立體,顯示出叛軍的殘忍。

羅敷人物介紹

羅敷,是邯鄲城(今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三陵鄉姜窯村)一個姓秦的農家女,以採桑為生,大約生活在漢末至三國時期。她忠於愛情,熱愛家鄉、熱愛生活,是古趙邯鄲美女的代表。作為邯鄲歷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廣為傳頌,為樂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在《孔雀東南飛》中代指聰明賢惠的黃花閨女。[2]

羅敷出生於邯鄲市三陵鄉姜窯村,父親秦敏能歌善舞、頗有文才,後參軍殉國。母親是附近黃窯村張門之女。羅敷兄妹三人,哥秦寶、姐秦蓮,羅敷小名小英。

小英10歲時,家鄉因遭受洪災,全家搬至村西臥龍崗上,山中一尼姑見她聰明伶俐,便收其為徒,起名為「羅敷」。羅敷長大成人與鄉鄰王仁相愛,但她在田間採桑時卻被趙王看中搶入宮中,其夫得知後自殺殉情,羅敷也在悲痛中投身村西的黑龍潭內。

千秋絕艷圖-羅敷 在《陌上桑》中,有一位名叫秦羅敷的美麗女子在邯鄲城南隅採桑,人們見了她都愛慕不已,正逢一個「使君」經過,問羅敷願否跟他同去,羅敷斷然拒絕,並將自己的丈夫誇耀了一翻。《陌上桑》的母題淵源甚遠。

中國古代的北方盛產桑樹,養蠶業也相當發達,每當春天來臨,婦女們便紛紛採摘桑葉,《詩經·魏風》的《十畝之間》,對其情景有生動的表現。由於採桑之處女子很多,所以,其地也往往成為男女戀愛的場所,《詩經》中所吟詠的「桑間濮上」之地,便是如此。由此,也產生了許多有關採桑女的傳說故事,其中的一個主要母題,就是一過路男子向一採桑女子求愛。

秦羅敷是邯鄲城裡盡人皆知的大美人,除了天生麗質之外,更在梳妝打扮與服裝飾物上,極盡華麗及時髦之能事,因而使得看見她的人,莫不為之心旌搖曳,意亂情迷,甚而至於目瞪口呆,失魂落魄。她十八歲那年嫁給當地的王仁做妻子,王仁長得身材修長而白皙,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好青年,正在趙王府中擔任一種叫千乘的職務,夫唱婦隨,情愛彌篤。王仁早出晚歸,兢兢業業地為公務奔忙,秦羅敷也忙着採桑養蠶,織絹刺繡,閒下來的時候便以彈箏唱歌自娛,鄰里都說她是一個漂亮而又能幹的女人。

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邯鄲城外踏青遊人往來如織,嫩柳如絲,桃紅李白,趙王高車駟馬經過一帶桑林,遙見無數少女在綠蔭深處,手挽柔枝採摘桑葉,不啻就是萬頃荷葉中點點盛開的花朵,不覺為之心醉,久久不忍移開視線。

趙王劉良趁着幾分酒意,渾然忘我,停下了車騎,遊目騁懷,一個一個地仔細打量,突然眼睛一亮,仿佛在大海之中,發現了一顆璀璨的明珠,不遠處的桑蔭中有一個麗人,姿態曼妙。秀艷動人。宛如那一枝出牆的紅杏,關不住的滿園春色。怦然心動不能自恃,移近調笑,麗人不為所動,徑由隨從人員打聽才知是千乘王仁的妻子。

東漢光武帝崇尚節儉,講求謙讓,表彰氣節。上行下效,蔚然成為一種風尚,競以名節自勵,使得社會風氣日趨淳美;趙王是光武帝的叔父,自然不願與人以口實,擔上一個調戲部屬之妻的惡名,於是收拾起蕩漾的心情,心不甘情不願地踏上了歸途。

然而回到宮中,方才桑林邊驚艷的一幕,仍然清晰地印在腦中,登上高台極目遠望,隱約可見採桑女子仍然辛勤工作不輟,玄思冥想,經過了理智與情感的一番交戰,最後終於決定了一個比較緩和而又不違背禮法的辦法,準備選擇一個日期置酒歡會,邀請秦羅敷前來赴宴,然後再相機行事。倘若她是一個守貞不二,性情剛烈的女子,自然不能相強,以免鬧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她是一個虛榮而又開放的女人,未嘗不可以許以金帛,施以甜言蜜語,而達到一親芳澤的機會。

主意打定,趙王於是命人大張筵席,柬邀秦羅敷前來赴宴,秦羅敷如約而來,趙王以禮相待,酒過三巡,菜經五味,趙王開懷暢飲,已有五分酒意,逐漸話語有些模模糊糊。就在趙王語涉不莊之際,秦羅敷不慌不忙地說要為他彈唱一曲以助酒興,在趙王的首肯下,秦羅敷以纖纖玉手拔動箏弦,輕啟朱唇,一曲著名的《陌上桑》就這樣產生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