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 ( Родион Яковлевич Малиновский,1898年11月23日-1967年3月31日),出生于黑海地區大城市敖德萨 ( 俄語:Одесса ),是前苏联红军軍事領袖及元帥,两次苏联英雄(1945.9.8,1958.11.22)。[1]

個人簡歷

前蘇聯紅軍軍事領袖及元帥 來自每日頭條歷史

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Родион Яковлевич Малиновский,1898年11月23日-1967年3月31日)是前苏联红军军事领袖及元帅,领导俄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战及担任1950年末至1960年初苏联国防部长;他参与领导斯大林格勒攻防战击败纳粹德国与战争末期领苏联红军攻入中国东北,俘虏近60万日本关东军及中国末代皇帝溥仪[2]

1914年作為列兵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作戰有功獲得一枚四級喬治十字勳章
1916年2月,作為俄國遠征軍的一員被派往法國
1919年返回俄國後自願參加蘇軍。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在東方面軍步兵第27師內參加了對白衛軍的作戰
1920年12月,在初級領導人員學校學習畢業後,開始指揮機槍排,爾後為機槍隊隊長、副營長和營長
1930年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任騎兵第10師團參謀長,隨後在北高加索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司令部工作,曾任騎兵第3軍參謀長
1937—1938年,自願參加西班牙國內戰爭,榮獲列寧勳章和紅旗勳章。1939年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從事教學工作
1941年3月為步兵第48軍軍長,8月被任命為第6集團軍司令。12月至翌年7月任南方面軍司令
1942年8—10月任斯大林格勒以北地區作戰的第66集團軍司令。同年10—11月為沃羅烈日方面軍副司令
1943年2月為南方面軍司令,從3月起為西南方面軍(1943年10月20日改稱烏克蘭第3方面軍)司令
1944年5月起任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
1944年,他被授予元帥稱號
1945年7月起任外貝加爾方面軍司令
1945—1947年,曾任為貝加爾—阿穆爾軍區司令
1947—1953年任遠東部隊總司令
1953—1956年任遠東軍區司令
1952年起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
1956年3月起為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陸軍司令及中央委員。
1957年10月起被任命為蘇聯國防部長至1967年。
1964年被授予南斯拉夫人民英雄稱號
1967年3月31日逝世。馬利諾夫斯基死後葬於紅場克里姆林宮城牆腳下

馬利諾夫斯基的著作有:《警惕地保衛和平》、《勝利的偉大意義》和《俄國士兵》。

荣誉

苏联人民英雄勋章 2次
胜利勋章
列宁勋章5次
红旗勋章3次
苏伏洛夫勋章一级 2次
库图佐夫勋章一级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 一级

參考來源

  1. 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華人百科. [2019-10-01]. 
  2. 趣歷史. 馬利諾夫斯基:偽滿洲國的掘墓人. 每日頭條. 2014-09-25 [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