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維利·勃蘭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維利·勃蘭特(亦作威利·勃蘭特 Willy Brandt,1913年—1992年),德國政治家,1969年—1974年任西德總理,以和蘇聯集團和解的新東方政策打開外交僵局,尤其以1970年在華沙的華沙之跪引起全球矚目。為此他在1971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在1974年5月6日他因為東德間諜入侵事件曝光被迫下台,下台後更被報料就任總理時的性醜聞。2005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台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勃蘭特名列第5位。

維利·勃蘭特
維利·勃蘭特.jpg
出生 1913年12月18日
德國呂貝克
逝世 1992年10月8日
國籍 德國
別名 德文:Willy Brandt
職業 德國總理
知名於 當選德國總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目錄

1、社會黨人

2、西柏林市長

3、角逐總理

4、勃蘭特離世

社會黨人

辭職後的勃蘭特並沒有銷聲匿跡,仍舊活躍在國際舞台上。他先後擔任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名譽主席等職。1976年他又被選為社會黨國際主席。他上任後對社會黨國際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修改了社會黨國際章程。為社會黨國際規定了三大新任務:為爭取緩和與裁軍而鬥爭,為在南北關係上建立起新的世界經濟秩序而鬥爭,以及為人權而鬥爭。勃蘭特還經常以社會黨主席和社會黨國際主席的身份訪問世界各國,足跡遍及歐、美、亞、非。輿論稱他為一位"和平使者"。

無論是作為總理,還是作為黨魁,勃蘭特的權威是巨大的。然而,他並未因此成為濫用權力的專斷者。1992 年10 月8 日,德國國家電視台向全國播發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 聯邦德國前總理、社會黨國際前主席維利·勃蘭特,因患癌症醫治無效,在家中逝世,享年79 歲。

社會黨人

原名赫伯特·恩斯特·卡爾·弗拉姆,1913年12月18日出生在波羅的海海濱城市呂貝克的一個貧困工人家庭,是一位19歲售貨員的私生子。因而他只能姓母親的姓,後來母親嫁人,幼年的勃蘭特寄養在別人家裡,直到外祖父從沙場解甲歸里後,才享受到一點家庭的溫暖與樂趣。外祖父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信徒,母親也常常參加社會主義的活動。在家庭的影響下,他很早就對政治發生了興趣,15歲時,就加入了社民黨的青年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學生時代的勃蘭特經常向盧卑克社民黨機關報《人民信使報》投稿。

1930年,不到17歲的勃蘭特被社民黨破例吸收為黨員。一年後,因與黨的領導人發生了意見分歧,轉而參加從社民黨分裂出來的社會主義工人黨,並擔任該黨青年組織的領導人。

1933年2月27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國會縱火案,希特勒利用這一事件宣布納粹黨是唯一合法的政黨,禁止其他一切政黨活動。面對希特勒法西斯統治,社會主義工人黨的活動部分轉入地下,部分轉向國外發展。"維利·勃蘭特"是他在1933年為躲避秘密警察的檢查而起的化名,但自那以後他就一直沿用下來。

1933年4月初,勃蘭特被派往挪威。挪威工人黨安排他負責政治流亡者協會的工作。稍後,又吸收他為黨員,挪威工人黨機關報《工人報》則特辟專欄,由他撰稿揭露希特勒統治下德國的真相,而稿酬則成為他的主要生活來源。很快他又從丹麥轉到了挪威,在異國他鄉堅持反法西斯鬥爭。

1937年他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在馬德里保衛戰中採訪報道。1940年德國入侵挪威,勃蘭特又輾轉逃亡到瑞典併入了瑞典籍。在瑞典,他成了一名記者,積極報道了德國對挪威的入侵。

西柏林市長

1945年10月,勃蘭特返回德國,報道紐倫堡軍事法庭審訊納粹戰犯的情況。一年後,挪威政府又任命他為挪威駐柏林軍事代表團少校新聞專員,負責與美、蘇、英、法四國軍事管制委員會進行聯絡。後來,勃蘭特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意味深長地說:"在柏林的使命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它對德國的未來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勃蘭特趁這兩次回國的機會,考察了戰敗後德國的政治形勢,他越來越意識到:一個誤入歧途而又有光明未來的德國需要他。1947年11月,他終於作出了抉擇:回到被戰爭毀壞了的祖國,為國家的重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1949年,聯邦德國誕生了。勃蘭特以西柏林市代表的身份列席了第一屆聯邦議院會議。6年後當選為西柏林市議會議長。這一特殊的榮譽職務使他可以超越社民黨的範圍,發揮自己的政治影響。

1956年冬,震驚世界的"匈牙利事件"發生後,憤怒的西柏林市民紛紛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一些年青人向勃蘭登堡門方向前進,並與警察發生了流血衝突。當時,身為議長的勃蘭特,以極其鎮靜而又克制的態度制止一場情勢危急的流血慘劇。勃蘭特鎮定自若的舉動,贏得了西柏林人的欽佩和尊敬。1957年,西柏林市市長蘇爾逝世後,勃蘭特力挫群雄,以絕對多數票當選為西柏林市長。

1958年和1961年,兩次柏林危機先後爆發,把冷戰推向高峰,特別是後一次柏林牆危機,使東西方幾乎接近交火狀態。勃蘭特以一個冷靜、理智而又果斷的態度走上前台。他既表現出決不讓步的立場,同時又呼籲市民保持理智和克制,承認現實,避免事態的完全惡化,並採取一系列的補救措施,穩定市民情緒。正是由於勃蘭特等人的努力,柏林才得以從災難的邊緣挽救出來,簡直處於絕望的形勢才未能進一步惡化。

柏林危機,也使勃蘭特的名聲大作,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政治資本。就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聯邦總理康拉德·阿登納的形象,同這位柏林市長比起來,也顯得相形見絀。在事件期間,勃蘭特對這位從波恩姍姍來遲的聯邦總理大人,表現出明顯的冷遇。

勃蘭特任柏林市長達十年之久,作為德國這個最大城市的總管,轄有200 多萬人口的市長,幾乎獲得了他想得到的一切東西。就像柏林忘不了勃蘭特一樣,他也忘不了使他躋身德國政壇的這座基地。但如果認為勃蘭特的政治舞台僅限於柏林這一城之域,恐怕低估了這位政治家的雄心抱負。

角逐總理

1961年,擔任柏林市長僅四年的勃蘭特,就被他的黨推舉為總理候選人,同老態龍鐘的政敵阿登納角逐。勃蘭特在第一個回合的角斗中失敗了。1964 年,這位51歲的少壯派登上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的寶座。勃蘭特之所以能牢牢地控制住黨,成為社會民主黨團結的象徵,決不是由於他善於專權。事實上,他是非常善於妥協的,在黨內素有"和事佬" 之稱,但做"和事佬"並不等於他沒有權力,他的意見在關鍵時刻總是受到重視的。

勃蘭特並非是一個毫無缺點之人,他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夠克服那些缺點,他考慮自己的弱點比別人考慮自己的才幹要多。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不自命不凡或野心勃勃,而是懂得看準機會,及時主動出擊,一舉得手。

1965年,聯邦選舉的大旗又一次拉起,勃蘭特繼續作為該黨的總理候選人,再一次走上競技舞台,同素有聲望的著名經濟家路德維希·艾哈德競爭,結果又未如願。勃蘭特心事重重地回到柏林,繼續擔任他的市長職務。兩次政治角逐的失利,不但給社會民主黨帶來損失,埋怨、批評、指責審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 而且也給勃蘭特本人很大的刺激。他曾一度萌發離開德國政治舞台的念頭。但勃蘭特畢竟是一個經受得住失敗考驗的強手,他比別人更能忍受痛擊,每當遭受失敗、煩惱、苦悶時,他就低頭沉思,在內心裡默默同自己的感情打交道,一旦從挫折中清醒過來後,他又回到競技場上來了。

機會很快降臨,一年之後,聯邦政府爆發危機。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艾哈德政府宣布辭職。由各個主要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宣告成立。社會民主黨首次獲得參政機會,勃蘭特擔任副總理兼外長。大聯合政府的組成給社民黨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好處,它第一次在聯邦範圍內給社民黨提供了使居民相信這個所謂" 永久的反對黨" 具有參政能力的機會。

這次參政的過程,使勃蘭特的領導能力,尤其是外交手腕第一次在聯邦政府的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他成功地扭轉了聯盟黨因長期推行" 哈爾斯坦主義"而使西德外交走進死胡同的局面,提出了大膽、靈活的新東方政策"。從某種意義上說,勃蘭特的這次參政,為他以後登上總理的權力寶座,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勃蘭特離世
辭職後的勃蘭特並沒有銷聲匿跡,仍舊活躍在國際舞台上。他先後擔任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名譽主席等職。1976年他又被選為社會黨國際主席。他上任後對社會黨國際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修改了社會黨國際章程。為社會黨國際規定了三大新任務:為爭取緩和與裁軍而鬥爭,為在南北關係上建立起新的世界經濟秩序而鬥爭,以及為人權而鬥爭。勃蘭特還經常以社會黨主席和社會黨國際主席的身份訪問世界各國,足跡遍及歐、美、亞、非。輿論稱他為一位"和平使者"。

無論是作為總理,還是作為黨魁,勃蘭特的權威是巨大的。然而,他並未因此成為濫用權力的專斷者。1992 年10 月8 日,德國國家電視台向全國播發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 聯邦德國前總理、社會黨國際前主席維利·勃蘭特,因患癌症醫治無效,在家中逝世,享年79 歲。

他的回憶錄《人民與政治:1960年至1975年的日子》(People and Politics: The Years 1960-1975)於1978年出版。

相關視頻

德國總理 勃蘭特[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