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绒毛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绒毛草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绒毛草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亚 科:早熟禾亚科 Pooideae

族:燕麦族 Aveneae

属:绒毛草属 Holcus

绒毛草(róng máo cǎo),学名 velvetgrass)Holcuslanatus,别名 Holcus lanatus L.,异名:Notholcus lanatus Avena lanata  ,禾本科绒毛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密生绒毛。须根较细弱而稀疏。高30—80cm。叶片较厚且柔软。圆锥花序紧密,灰白色或带紫色。雄性小花外稃具膝曲而扭转的钩状芒,形状奇特。原产欧洲,中国曾引种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常用播种繁殖。园林中可用作湖边、河岸及低湿处的观赏禾草。 [1]

绒毛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丛生型禾草。须根细弱,茎直立或基部膝曲。全株茎叶被柔毛,具4~5节,株高30~80厘米。叶片扁平,质较厚而柔软,两面有柔毛,长6~18厘米,宽3~8毫米。

圆锥花序较紧密,长12厘米。小穗灰白色或带紫色,含2小花,第一花两性,第二花雄性。颖果细小,梭形,长2毫米,灰色,千粒重0.3克。

分类文献

《中国植物志》 第9(3)卷 (1987) >> 121页 PDF >> 绒毛草 Holcus lanatus 1.绒毛草(禾本科图说)图版30:7-10

Holcus lanatus Linn. Sp. Pl. ed. 1. 1048. 1753; Hook. f. Fl. Brit. Ind. 7: 274. 1897;禾本科图说502. 图431. 1959; Bor, Grass. Burma Ceyl. Ind. Pakist. 443. 1960;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794. 1976; Tzvel. Poac. URSS 292. 1976. ——Aira holcus-lanatus (Linn.) Vill. Hist. Pl. Dauph. 2: 87. 1787. ——Avena lanata (Linn.) Koel. Descr. Gram. 303. 1802. ——Notholcus lanatus (Linn.) Nash ex Hitchc. in Jepson Fl. Calif. 1: 126. 1912.

绒毛草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在夏季凉爽、冬季不太寒冷的山区生长。耐湿、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牧、耐刈割,再生性良好,分蘖力强,不耐热。叶量丰富,适口性中上等。

绒毛草分布范围

我国江西庐山栽培。生于草地或潮湿处。模式标本采自欧洲。适宜我国南方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山区种植。

绒毛草营养成分

绒毛草 孕穗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7.46%,粗脂肪5.13%,粗纤维25.12%,无氮浸出物42.83%,粗灰分9.46%。

本种植物无饲用价值,因植株密生绒毛,牲畜不喜吃并常引起口腔炎,其所含配糖体于某些情况下形成氰酸而有毒。

绒毛草栽培技术

在南方山区作为退化人工草地补播时可以直接撒播。在低海拔地区,则需精细整地,播种期春播3~5月份,秋播9~10月份,山区可春播,低海拔地区宜秋播。播种量每公顷22.5~30千克。条播,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结合整地每公顷施钙镁磷肥450千克做基肥,每次刈割后施尿素75千克做追肥以促进再生。

参考来源

  1. 绒毛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