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经鼻蝶微创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经鼻蝶微创术

来自 看点快报 的图片

中文名:经鼻蝶微创术

属 性:经鼻蝶

性 质:微创手术

特 点:手术创伤小,

术后不流疤痕

经鼻蝶微创术: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相当高。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瘤的发病率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占第三位,占颅内肿瘤的10—15%,人群发病率一般为1/10万,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其他脑神经损伤表现。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内分泌、头颅CT及磁共振(MRI)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有开颅肿瘤切除及经鼻蝶窦肿瘤微创切除。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为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术后不流疤痕,因此称为经鼻蝶微创手术,广泛运用于临床,受患者好评。 [1]

发展过程 垂体瘤传统的切除手术创伤较大,如切除鞍旁和斜坡巨大肿瘤时,需采取经颅入路,手术创伤较大,耗时较长,并发症较多。

尽管各大医院经过改进成功进行了微创经蝶窦手术,但这种手术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暴露范围有限、手术视野窄、深,无法切除向海绵窦、额叶底部、颞叶底部和斜坡侵袭的肿瘤,对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海绵窦内因含丰富的血管丛和颅神经,一直被视为经蝶窦入路手术的禁区。近年来国外对改良和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技术尚不成熟。特别是经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海绵窦并向颞叶底部侵袭的肿瘤,国内外尚无报道。

近十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和相应仪器设备的发展和鼻内镜微创技术的迅速兴起和普及,垂体瘤手术在各大脑科医院得到快速开展,并以其方便、快捷、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深受患者喜爱。

尽管应用显微外科经鼻蝶治疗垂体腺瘤已经十分成熟,但随着神经内镜技术在经鼻蝶外科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质量。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潘仁龙教授领导的专家团队,在总结以往的经蝶窦入路手术经验以及开展鞍区显微解剖的基础上,率先在沪上开展“改良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侵袭海绵窦、蝶骨平台和斜坡巨大肿瘤。

这一手术突破了传统经蝶窦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的手术禁区。手术操作很简单,只需要短短30分钟即可完成,手中勿需分离鼻中隔粘膜,保留骨性鼻中隔,嗅觉保留完好,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

且无唇下切口,不影响术后进食;采用不同视角的观察镜伸入鞍内观察,减少肿瘤遗漏的发生率,并对侧角内的肿瘤在内镜的直视下切除,减少了盲目操作带来的并发症;因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成为垂体瘤患者的首选。

尽管这一技术的应用一度引起神经外科医生的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专家见证了这一微创技术的优势,并纷纷到上海蓝十字脑科找潘仁龙教授观摩、学习这一新的术式。

参考来源

  1. 经鼻蝶微创术, 有来医生,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