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经行失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经行失眠
行经失眠
原图链接

别   称 :经行不寐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多发群体 :育龄期妇女

常见病因 :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肝火旺所致

常见症状 :经前或经行则失眠

甚至通宵不寐,经期过后则恢复正常

经行失眠,中医病证名,是指每遇经前或经行失眠不安,经后睡眠正常者,亦名经行不寐。见于育龄期妇女。经行失眠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本病若治疗不当,失眠逐渐严重,甚至彻夜不眠可发展为精神异常。 [1]

病因病机

多因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肝火旺所致。 [2]

临床表现

经前或经行则失眠,甚至通宵不寐,经期过后则恢复正常。 [3]

诊断

1.阴虚火旺:经行或经前失眠心烦,经量多,色红,先期,口干咽燥。苔薄,舌尖红,脉细数。

2.心肝火旺:经前彻夜不寐,心烦易怒,头痛头胀,乳胀经多。苔黄,舌尖红,脉弦。

3.心脾失养:经行或经后失眠,或彻夜不寐,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苔薄,舌淡,脉细弱。 [4]

辨证施治

行经失眠概述
原图链接

(二)内治法

阴虚火旺

证候:失眠心烦经量多色红先期口干咽燥苔薄舌尖红脉细数。治则:养阴清火宁神。

(1)主方:天王补心丹加减。方药:党参、玄参、丹参、茯神、远志、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酸枣仁、生地、柏子仁。 经量多者,加旱莲草;心烦者,加生山栀、八月札;热盛伤阴者,加川连、阿胶(烊冲)、鸡子黄(冲)。

(2)中成药:天王补心丹每日2次,吞服。大补阴丸每日2次,吞服。芦根30克,水煎代茶。

心肝火旺

行经失眠
原图链接

证候:彻夜不寐心烦易怒头痛头胀乳胀经多。苔黄,舌尖红,脉弦。治则:清肝泻火安神。

(1)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生山栀、赤芍、丹皮、泽泻、茯苓、夜交藤、远志、川连、丹参。 心悸乳胀者,加麦冬、郁金、磁石(先煎)、酸枣仁;头痛头胀者,加钩藤、菊花。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吞服。酸枣仁丸每晚4粒,临睡时吞服。灯心草、郁金、丹参、甘草,水煎,代茶。

心脾失养

行经失眠治疗
原图链接

证候:失眠,或彻夜不寐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苔薄,舌淡,脉细弱。治则:健脾养心宁神。

(1)主方:归脾汤加减。方药: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夜交藤、当归、远志肉、木香、砂仁(后下)、龙眼肉。 经血多者,加阿胶(烊冲)、生蒲黄(包煎);腰酸耳鸣者,加川断、桑寄生、紫石英、巴戟天。

(2)中成药:归脾丸每日2次,吞服。龙眼肉7~9只,睡前1小时服。

(二)外治法

耳穴埋藏取神门、心、交感穴,经前3~5天。用耳针或磁石埋藏。

(三)其他 1.中药宜在经前3~5天服,头煎宜在睡前2小时服。

2.保持心情愉快,尽量避免不愉快情绪。

3.饮食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忌服膏粱厚味之品。适当安排劳逸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影响睡眠。 [5]

参考资料

  • 丁树栋,管恩兰. 分型辨治经行情志异常合并失眠. 《 cnki 》 , 2015
  • 罗本华,罗梅桂,王燕等. 脐内环针与安定片对PCPA失眠大鼠神经行为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 大众科技 》 , 2016
  • 李红斌,杨改琴,吴晨燕. 赵惠馨两经三行法为主治疗失眠临床经验总结.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 2002
  • 梁小利,王红艳,刘月,曹冰等. 中医五行音乐对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应用研究. 《 cnki 》 , 2016
  • 张业,赵欣纪,杨新年. 眠安汤对失眠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现代中医药 》 , 2015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