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纪中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纪中展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本名 纪中展

国家 中国

外语

纪中展,是中国著名的企业管理人物。[1]

简介

纪中展,智趣科学创始人、《知识分子》CEO 、科学队长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创业家原副总裁黑马会秘书长、黑马基金投资合伙人、微创新学院联合创始人、幸福乡村图书馆发起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多家财经媒体专栏作家。专注于创业创新、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90后青年群体研究、新媒体营销等领域。

纪中展:协助科学家构建孩子的科学世界

新京报 2017-11-06 02:46

从媒体到科学教育,纪中展协助科学家把专业的知识讲得浅显有趣。
把科学按照IP来打造是件很酷的事
新京报:你做了那么多年媒体,为什么突然跨界做科学教育?
纪中展:我从2000年开始工作,一直在媒体领域,也涉及创业相关方面,做天使投资人或者给创业者支招,主要是在幕后。2013年,徐小平(天使投资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开始鼓动我创业,当时也在思考自己能做什么。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媒体成为一个入口,其内容和价值已经发生了变化,当时我就想找一个切入点,能把媒体、教育、培训等融合在一起。2015年7月,徐小平介绍我认识了饶毅、鲁白、谢宇三位科学家,自此我开始关注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9月我们创立了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
新京报:当时基于哪些考虑确定了自身定位?
纪中展:当时正是“罗辑思维”火的时候,大家鼓动我们让科学家像罗振宇一样每天讲60秒去指导年轻人生活。我们觉得不行。科学家擅长的是讲他们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去教人怎么生活。“知识分子”也不是另外一个“果壳”。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梳理并明确了自身的定位,不做“罗辑思维”、不学“果壳”、不做平台和渠道,只做优质内容,可以是优质内容+科学或者优质内容+教育,最终确定了要做科学IP的品牌化和科学教育的基础化,做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的内容提供商。
从音频到课程 契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需求
新京报:为什么要做面向孩子的“科学队长”?
纪中展:“知识分子”的定位是做科学传播,是给科学从业者看的,普通人可能看不懂或没兴趣,这就限定了它的用户群体和数量。“科学队长”面向的则是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有需求的新生代家长,受众范围更广。
新京报:从一开始的音频产品到如今的线上小学科学课,在产品设计中考虑了哪些因素?
纪中展:2016年9月“科学队长”第一批音频产品上线,对标的是家喻户晓的“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的局限在于它是文字的,孩子得到一定的年龄层次后才能看懂并理解,所以我们改成了音频,降低了年龄限制。针对3-9岁的孩子,以场景化和故事化为切入点,让科学家每期给孩子讲一个知识点。但对于6-12岁的孩子,仅有音频就不够了,需要动手做实验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仅是学科学,还要了解如何去做科学,所以就又推出了小学版科学课,采取了科学家大班直播授课+小班辅导的方式。
新京报:按照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今年9月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开设科学课,科学成为小学课程的必修课。你怎么看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
纪中展:目前,国内科学教育的现状还不太理想。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是6%左右,2010年这一数字只有3%左右。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科学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觉得科学教育一定会兴起。
专业团队让科学家变身孩子的好老师
新京报:为什么一定要请科学家来讲?
纪中展:以前都是做教育的人去给孩子讲科学,我们也请过很多声音好的人来试讲,但发现不行。请科学家讲一方面提升了家长的信任度,另一方面科学家的身份会和孩子之间产生情感链接。
新京报:如何让科学家把高深的科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
纪中展:科学家可以把内容讲得很深,但要讲得浅显有趣却不容易,所以我们调整了内容的生产流程,由团队协助教授将内容的表述方法调整为适合低龄儿童的形式。具体而言,第一步,产品团队根据用户需求确定选题;第二步,确定选题后找到这个领域最合适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一起探讨一年52期节目如何布局,列出核心知识点;第三步,请有专业背景的作者把知识点故事化、场景化,教授再做审校,录音。教授第一次录音时都会请专业主播给他们做培训。
新京报:怎么确保选择的主题能吸引孩子兴趣?
纪中展:我们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六个学科,加以相关交叉学科形成了一个知识图谱,根据图谱筛选了5000多个3到9岁儿童可以了解的知识点。因为很多孩子都喜欢恐龙、汽车、动画片,所以我们请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学者之一、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徐星给孩子们还原恐龙的世界,请80后奶爸、浙江大学生物学家王立铭给孩子们讲动画片里的生物学。
从教育家做科普到“科学家做教育”
新京报:公众最初对科学家做收费的科学教育产品怎么看?
纪中展:刚开始时有人会说,你们不是知识分子吗,知识分子怎么还能赚钱呢?科普不是免费的吗,为什么你们要收费?科学家一开始也会有担心。在“科学队长”小学版中给孩子们上生命科学课的北京大学教授刘颖就曾经受到别人的质疑,说你怎么能和商业机构合作呢?刘颖老师的回答是只要结果是好的,先不要考虑过程,而且如果能保证质量的教育机构不做,却任由关于科学的谣言散播岂不是更糟。
新京报:如何让这么多科学家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做科学教育?
纪中展:科学家本身有做科普的愿望,但在现实中,科学家的观点经常会被断章取义,比如前段时间被误解的“饿死癌细胞”,这些问题导致了科学家不敢讲。此外,以前没有人去给科学家做服务性的工作,协助科学家把专业的科学知识讲得让老百姓能够听懂。针对科学家有心无力的现实困难,我们提供了服务团队,协助科学家按照他们最放松、最符合工作节奏的方式来做科学教育。
展望2018
从2017年9月开始,科学已成为小学必修课。现在公众逐渐意识到学习科学的目的不是考试,80后、90后的父母越来越认同成功的多元性,与成绩相比,更加关注孩子是否有思辨精神、有好奇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导入期,我认为,在2018年3月—6月会进入科学教育的爆发期,9月将迎来井喷。——纪中展
新人物
从媒体转战科学教育行业,从给创业者幕后支招到走到台前创办科学教育品牌,跨界的纪中展将媒体与教育融合在一起,聚集国内一线科学家,为孩子们讲科学,以孩子感兴趣、能听懂的语言和方式,构建孩子的科学世界。
纪中展
科学队长创始人、CEO,资深媒体人,《创业家》原副总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评论员和专栏作家。2014年度北京市十大阅读金牌推广人,幸福乡村图书馆发起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参考来源

  1. 纪中展, 知乎,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