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隼南非亚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隼南非亚种 |
中文学名:红隼南非亚种 拉丁学名:Falco tinnunculus rupicolus 别 称:南非红隼 界:动物界 |
红隼南非亚种,拉丁学名Falco tinnunculus rupicolus,是红隼的亚种之一。小型猛禽,体长31~38厘米。翅狭长而尖,尾亦较长。雄鸟头蓝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三角形黑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尾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 [1]
目录
红隼南非亚种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红隼南非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Daudin, 1800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隼科,隼属,红隼
红隼南非亚种形态特征
红隼南非亚种 下体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其余下体乳黄色或棕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斑点,脚、趾黄色,爪黑色。雌鸟上体从头至尾棕红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横斑,下体乳黄色,除喉外均被黑褐色纵纹和斑点,具黑色眼下纵纹,脚、趾黄色,爪黑色。幼鸟和雌鸟相似,但斑纹更粗著。
红隼南非亚种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森林、森林苔原、低山丘陵、草原、旷野、森林平原、农田耕地和村屯附近等各类生境中,尤以林缘、林间空地、疏林和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旷野、河谷和农田地区较喜欢。飞翔时两翅快速地扇动,偶尔进行短暂的滑翔。
栖息时多栖于空旷地区孤立的高树梢上或电线杆上。主要以蝗虫、蚱蜢、吉丁虫、螽斯、蟋蟀等昆虫为食,也吃鼠类、雀形目鸟类、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椎动物。觅食活动在白天,主要在空中觅食,常在地面低空飞行搜寻食物,有时扇动两翅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观察猎物,一经发现,则折合双翅,突然俯冲而下直扑猎物。
有时也采用站立在山丘岩石高处,或站在树顶和电线杆上等候的方法,等猎物出现在面前时才突然出击。
红隼南非亚种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悬崖、山坡岩石缝隙、土洞、树洞中。巢较简陋,由枯枝构成,内垫有草茎、落叶和羽毛。每窝产卵通常4~5枚,卵白色或赭色、密被有红褐色斑,有的仅在钝端被有少许红褐色斑,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偶尔亦替换雌鸟孵卵,孵化期28~30天。雏鸟晚成性,全身被有细薄的白色绒羽,10天后变为淡灰色绒羽。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30天左右,雏鸟才能离巢。
红隼南非亚种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北部,南到扎伊尔和坦桑尼亚南部、南非北部。
红隼南非亚种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红隼南非亚种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