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红崖子沟乡

红崖子沟乡,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与松多乡乐都县水磨沟村相连,南与平安县城隔湟水河相望,西与哈拉直沟乡毗邻,北与五十镇班彦连接,距互助县城41千米,区域总面积179.31平方千米。

1949年,红崖子沟乡一带设为上寨乡、白马乡;1983年,由红崖子沟公社改为红崖子沟乡。

截至2018年末,红崖子沟乡户籍人口为20842人。2019年,红崖子沟乡下辖1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上寨村。

2018年,红崖子沟乡有工业企业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1]

中文名: 红崖子沟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部

面 积: 179.31 km²

下辖地区: 17行政村

政府驻地: 上寨村

电话区号: 0972

邮政区码: 810500

气候条件: 高原大陆性气候

车牌代码: 青·B

人 口: 20842人 (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目录

建置沿革

1949年,沿旧制设上寨乡、白马乡。

1952年,设红崖子沟区。

1957年,撤区设巴洪、太原、白马3个乡。

1958年,巴洪、太原、松多等乡合并成立红崖子沟公社。

1960年,划归西宁市平安区。

1962年,仍归属互助县。

1983年,红崖子沟公社改为红崖子沟乡。

行政区划

2011年,红崖子沟乡下辖白马、小寨、下寨、星家、站家、上寨、担水路、蔡家、老幼、张家、马圈、西山、流水沟、芦草沟、加克、大庄廓、小红沟17个行政村;有125个自然村。

2019年,红崖子沟乡下辖上寨村、蔡家村、大庄廓村、担水路村、加克村、老幼村、流水沟村、芦草沟村、马圈村、西山村、下寨村、小寨村、星家村、站家村、张家村、白马村、小红沟村1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上寨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红崖子沟乡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与松多乡和乐都县水磨沟村相连,南与平安县城隔湟水河相望,西与哈拉直沟乡毗邻,北与五十镇班彦连接,距互助县城41千米,区域总面积179.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红崖子沟乡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2261米,地貌形态以山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地质构造属于祁连山地槽褶皱带东段的一部分,地处山沟,两面山峰均为红色胶土。

气候

红崖子沟乡属大陆性高原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气温分布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年均气温3℃—5.5℃,年均降水量480—550毫米。

自然资源

红崖子沟乡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硫铁、石膏,集中分布于芦草沟、加克、大庄廓村等地带。

人口

2011年,红崖子沟乡总人口17814人;总人口中,汉族为主;有土、藏等少数民族,共3050人,占17.12%。

截至2018年末,红崖子沟乡户籍人口为20842人。

经济

红崖子沟乡粮食作物以马铃薯、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

2011年,红崖子沟乡马铃薯种植面积5180亩,小麦种植面积5300亩,露地蔬菜种植1.4万亩,特色蔬菜种植4500亩。2011年,红崖子沟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792元。2011年,红崖子沟乡园区被纳入海东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改名平北工业园区,由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建设。2011年,红崖子沟乡引进企业两家,固定资产7000万元。

2018年,红崖子沟乡有工业企业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红崖子沟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中小学生巩固率、18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达100%,贯彻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红崖子沟乡有文化楼1个,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棋艺活动室;上寨、白马等5个村配备了图书柜及图书。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红崖子沟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7391人,参合率97.93%。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红崖子沟乡参保8380人,参保率为79%,收缴参保经费为110.65万元;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金待遇人数为2007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1.14万元,发放率100%。

交通

红崖子沟乡有平大公路纵贯全乡,乡内还有通往东、西两山的砂面公路。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红崖子沟乡因地处山沟,且沟的两面山峰崖间均为红色胶土,故名。

文物古迹

红崖子沟乡白马寺村有座白马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白马寺村,寺院建在红崖子沟沟口东侧的半崖上。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又名金刚崖寺;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互助县红崖子沟乡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三人被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