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外制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红外制导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随着社制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的汉字也在不断演化着,从最初的甲骨文[1]渐渐发展到了小篆[2],后来文化进一步发展后,才出现了”汉字”这种说法。

名词解释

红外制导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捕获和跟踪目标自身辐射能量来实现寻的制导的技术。红外制导技术是精确制导武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分为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和红外点源(非成像)制导技术两大类。

在各种精确制导体系中,红外制导因其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优点,在现代武器装配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背景介绍

红外线具有人眼不能观察、抗干扰性好、隐蔽性好,并且能在薄雾及黑夜中进行被动探测等特点,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一般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利用红外装备可以揭示伪装的目标,分辨率极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就已获得广泛的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代物理的光辉成就促进了红外技术取得惊人的发展,高性能新型红外探测器也相继问世,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红外仪器也日渐增多。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依靠大量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与现代通讯设施,以绝对优势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就是很好的例证。

导弹是很有威力的现代化武器,它能跟踪目标,而且命中率很高。许多军事目标,特别是一些运动目标,如飞机、火箭、坦克、军舰等都具有大功率的动力部分,都要不断地向外发射很强的红外辐射,尤其是飞机和火箭,其运动速度很快,这样其外壳与大气摩擦的结果必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它们向外辐射出的红外线强度增大很多。红外制导技术就是利用这些目标自身所发射的强大的红外辐射使导弹能自动进行瞄准和跟踪,并引起导弹自动接近目标,直到命中为止。

原理

红外非成像制导技术是一种被动红外寻的制导技术,任何绝对温度零度以上的物体,由于原子和分子结构内部的热运动,而向外界辐射包括红外波段在内的电磁波能量,红外非成像制导技术就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捕获和跟踪目标自身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实现精确制导的一种技术手段。它的特点是制导精度高,不受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可昼夜作战;由于采用被动寻的方式,攻击隐蔽性好。但它的正常工作受云、雾和烟尘的影响;并有可能被曳光弹、红外诱饵、云层反射的阳光和其它热源诱惑,偏离和丢失目标。此外,红外制导系统作用距离有限,所以一般用作近程武器的制导系统或远程武器的末制导系统。

红外成像制导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以捕获目标红外图像的制导技术,其图像质量与电视相近,但却可在电视制导系统难以工作的夜间和低能见度下作战。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已成为制导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实现红外成像的途径有许多,主要有以下两种:(1)多元红外探测器线阵扫描成像制导;(2)多元红外探测器平面阵的非扫描成像探测器(通常称为凝视焦面阵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红外成像探测器从70年代以来已由多元线阵发展到面阵,从近红外发展到远红外。红外凝视焦面阵列探测器的元件数,对近红外已达107个,对于远红外已达105个,探测率已达1012~1014量级。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都很高,动态跟踪范围大,可达1500 ~1800,有效作用距离远,抗干扰性好。与非成像制导技术相比,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具有更好的目标识别能力和制导精度。全天候作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也有较大改善。但成本较高,全天候作战能力仍不如微波和毫米波制导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