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白粉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紫薇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十分广泛,紫薇是它的一个重要侵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都会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紫薇白粉病
病原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紫薇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
分布与危害
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十分广泛,紫薇是它的一个重要侵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都会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多图
症状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1]
危害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2]
发病规律
紫薇白粉病的病原菌是南方小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小钩丝壳属。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粉孢子由气流传播;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粉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19~25℃,温度范围为5~30℃,空气相对湿度为100%、自由水更有利于粉孢子萌发。粉孢子的萌发力可以持续15天左右,侵染力维持13天,紫薇发生白粉病后,其光合作用强度降低54.04%,病叶组织蒸腾强度增加,从而加速叶片的衰老、死亡。紫薇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春、秋季,秋季发病为害最为严重。[3]
防治方法
在种植上设置隔离带
紫薇白粉病的初侵染来源于越冬闭囊壳所释放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紫薇白粉病多发生在双子叶植物上,在种植紫薇时有层次的种植针叶树,起阻碍病害发生蔓延的作用;另外,一旦发现紫薇白粉病的为害,即要对感病区域做认真的清理,将感病枝修剪掉,并转移他处销毁。
及时设防,杀菌剪枝
紫薇白粉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枝表面被白粉所盖,绿叶不绿,早期仅白粉状成面层;中期,白粉层上产生黄白色,渐变为黄褐色;后期,白粉层上产生黄白色斑块,夹有黑色小点,严重时枝、叶卷曲枯死,似烧焦状。紫薇白粉病是由于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的真菌引起,白粉菌及专性寄主菌,多数生于紫薇表面,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休眠芽内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新叶和新梢,故在紫薇花后种熟之季,及时修剪,通风透光,另喷施1至3度石硫合剂,控制越冬菌源,做好紫薇花前预防。
掌握发病规律,对症下药紫薇白粉病多于4月开始发生,10月以后,病害扩展趋于停滞,该病是一种多病程病害,分生孢子可以在一年中侵染多次。对紫薇而言,多雨和干旱对寄主的抗病性都起到削弱的作用。潮湿多雨紫薇徒长郁闭,光照不足,体内碳氮比下降,导致抗病性降低,紫薇叶细胞膨压过低,易于感病。另外,紫薇白粉病的病原菌不仅可由气孔进入寄生,而且可以由紫薇体表的角质层直接侵入,紫薇的叶、芽、枝、茎均易感病。
在紫薇萌动和抽梢期内就须加强防治,喷洒20%三唑酮(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1袋100g,2亩用1袋。但当紫薇进入花芽分化期后使用三唑酮效果不明显,经试验,采用50%超微可湿性粉剂退菌特较好。每袋350g,按1200至1500倍液配比,需水420kg。喷药时先叶后枝干,最好410天左右为一个循环,连续喷三遍,即可防止紫薇白粉菌在当年再发生。[4]
相关视频
紫薇白粉病如何防治?早期有哪些迹象?老杨教你如何科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