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粟粒疹
图片来自杨浩康 医生网志


粟粒疹是含有角蛋白(keratin)的小囊肿。粟粒疹在男女和所有年龄段都很常见。 它们通常成簇出现,常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和脸颊,但也可能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它们是良性的,并且在皮肤表面上呈现为微小的珍珠白色细粒。[1]

由于粟粒疹是无害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他们可能会逐渐自行消退。避免皮肤损伤或创伤可以减少形成新的粟粒疹。如果粟粒疹影响到仪容,使到患者觉得困扰,有不同的治疗可以处理。医生可能会使用无菌的针去除粟粒疹顶部,并取出内容物。电灼法或冷冻疗法是其他治疗选择。对于大数量或影响大范围的粟粒疹,可以使用局部异维A酸药膏、激光、或医学果酸来治疗。

粟粒疹是一种良性的皮肤异常,外观表现为1~2mm的黄色或白色小颗粒,有点类似白头粉刺,不会痒也不会痛。通常长在额头、脸颊和鼻子,婴儿的粟粒疹还可能出现在颈部、腋下等皮肤皱折处。婴儿的粟粒疹成因多是由于汗腺尚未发达导致,在出生2~3个月间会反复出现,但大多会自行消退。成人的粟粒肿可能与外伤、晒伤和老化有关。此外,容易长出汗管瘤的人也容易出现粟粒疹。

有经验的医师只要观察病人的外观就能诊断粟粒疹,需要做皮肤活检的状况不多。婴儿的粟粒疹不需治疗,大多会在几周内消失。成人的粟粒疹也不需特别治疗,但对外观有所介意的人可采冷冻、雷射或手术切除。


目录

病因

► 原发性的粟粒疹可能与粉状的化妆品或磨砂类的清洁用品有关,因为磨擦刺激汗毛开口。

► 续发性的粟粒疹则与皮肤受伤后愈合有关,常见的伤口为烫伤、擦伤和刀伤。


症状

► 大小约为0.5mm到2mm,颜色为淡黄至白色的小突起。

► 数目为单个或成群出现,主要分布于眼睛四周的脸部皮肤。[2]


粟粒疹治疗

粟粒疹
 
图片来自 健康2.0

粟粒疹不需治疗,如果对外观介意的人可谘询皮肤科医师选择合适的疗法。通常比较表浅、可以看到白头的粟粒肿,类似粉刺,可以直接用针挑掉,但要做好消毒工作;如果比较深层、看不到白头,却摸得出硬硬的颗粒,则必须在皮肤产生伤口,例如雷射打洞或用针在皮肤表面钻一个小洞,再把它挤出来。其他治疗方式还有雷射、冷冻或换肤等,婴儿的粟粒疹完全不需治疗,只要做好清洁数周内便会自行痊愈。


粟粒疹照护重点

1. 做好皮肤的清洁,避免感染发炎。

2. 切勿抠抓或挤压疹子,以免发生感染。


粟粒疹进展

婴儿粟粒疹与汗腺发育有关,因为新生儿的汗腺不发达,会使真皮上的角质产生囊状滞留,随著汗腺发育完全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成人的粟粒疹大多与老化和皮肤受损有关,疹子的主要成分为角质层,少数粟粒疹可能会有钙化现象,与婴儿粟粒疹不同之处在于成人的粟粒疹大多不会自行消失,需透过治疗改善。


粟粒疹并发症

粟粒疹大多不会有严重并发症,但若未做好皮肤清洁,可能会使病菌接触到疹子进而引起发炎。


粟粒疹常见致病原因

粟粒疹的成因包括:

粟粒疹
 
图片来自 Shendoow

1. 婴儿多是由于汗腺尚未发育完全引起,研究指出约4成的新生儿长过粟粒疹

2. 晒伤

3. 烧烫伤

4. 皮肤外伤

5. 老化

6. 汗管瘤体质

7. 药物或保养品副作用(少见)

8. 粟粒疹种类

9. 粟粒疹没有种类之分。


粟粒疹好发族群

  • 孕妇
  • 长期站姿坐姿不良的人
  • 脊椎侧弯病人
  • 长短脚的人
  • 常搬重物的工作者
  • 脊椎曾动过手术的人
  • 办公室久坐族


粟粒疹预防重点

预防晒伤是可行的预防手段,因为晒伤可能加重粟粒肿的症状。要注意的是防晒品的系数不是愈高愈好。防晒系数再高,效果的增加有限,甚至还会造成皮肤负担。

因此要如何做好防晒呢?应该要用不躲太阳.不遮身体为前提,来定义如何防晒。倘若长达10个小时都处在艳阳下,最好可以选择SPF40~50的防晒品;如果有遮阳设备、不是长时间曝晒时,可以选择防晒系数SPF30的防晒产品。[3]


视频

眼周颗粒爆炸多我该怎么办? 粟粒疹? 汗管瘤? 扁平疣?怎么分?【京砚皮肤科诊所】

陈年粟粒疹清除(Milia) - Tainan台南清粉刺最干净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粟粒疹,杨浩康 医生网志
  2. 粟粒疹,赵彦宇邱慧娴皮肤科联合诊所
  3. 粟粒疹,康健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