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粘滞系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粘滞系数

液体的粘滞系数又称为内摩擦系数或粘度。是描述液体内摩擦力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表征液体反抗形变的能力,只有在液体内存在相对运动时才表现出来。粘滞系数除了因材料而异之外还比较敏感的依赖温度,液体的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气体则反之,大体上按正比于 的规律增长.在国际单位制中粘滞系数的单位为帕秒(Pas)在CGS单位制中为泊(poise)符号为P 。研究和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不仅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而且在工程技术以及其他领域有很重要的作用。

简介

液体粘滞系数是表征液体反抗形变能力的重要参数,在生产、生活、工程技术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粘滞系数的测量方法很多,有落球法、毛细管法、转筒法等,其中落球法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只适用于测量粘滞系数较大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如蓖麻油、甘油等,但由于该方法物理现象明显、原理直观、实验操作和训练内容较多,仍被广泛地应用于理工科大学的大学物理实验和物理相关专业的低年级基础物理实验。落球法实验要求小球沿着容器的中心轴线下落,传统的粘滞系数实验通过实验者凭经验释放实现,很难保证小球恰好沿容器的中心轴线下落;落球法实验要求测出小球匀速通过某段距离的时间,而传统的粘滞系数实验仅仅通过实验者的秒表计时来实现,由于人工秒表计时存在着视差和反应时间,实验时很难精确的测出小球下落的时间。针对以上问题,对传统的粘滞系数实验进行改进:用光电门和数字毫秒计代替人工秒表计时,并在容器的顶部加装有机玻璃盖,盖子的上方安置带磁铁的拉杆,通过磁力实现小球沿容器的中心轴线下落,从而提高实验测量的精度。

评价

针对落球法粘滞系数实验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如小球释放凭经验、人工秒表计时误差较大等,对传统的粘滞系数实验进行改进,用光电门和数字毫秒计代替人工秒表计时,有效降低了人工秒表计时带来的视差和反应误差;在容器顶部加装中心带磁铁拉杆的盖子,通过磁力控制保证小球沿容器的中心轴线下落,降低了小球下落时间的测量误差。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改造后的实验仪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的测量精度,降低实验误差,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实验成本葡萄糖浆的粘滞系数h=6.6x1011泊,较大,水的粘滞系数h=8.01x10-4泊,较小。实际上所有流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粘滞性。而且对于大多数液体,h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什么流体的粘滞系数最小?1957年12月1日,美国加利福利亚技术学院宣布:在液氦Ⅱ里,粘性系数小的测量不到。它是没有粘滞系数的理想流体。[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