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一種人或群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粉絲(一種人或群體) |
粉絲(英文:fans)是一個網絡詞語,外來語, 在中國俗稱追星族, 指迷戀、崇拜某個名人等的人, 對某物狂熱的愛好者,崇拜某明星、藝人或事物的一種群體。他們多數是年輕人,有着時尚流行的心態 。粉絲是英語單詞「fans」的音譯。
「film fans」是影迷的意思。 也可以理解為「XX迷」或者「XX追星族」一類意思。「fans」為「fan」的複數形式 。fan有「愛好者、崇拜者」的意思
粉絲,是英語「fans」的諧音。「fan」是「運動、電影等的愛好者」的意思。所以,「film fan」是「影迷」的意思,「fan」也可以理解為「××迷」或者「××追星族」一類意思。「fans」是「fan」的複數。
原來「粉絲」被稱為追星族。但是這個詞彙早已被時尚拋棄。如今許多年輕人對這個新詞彙愛不釋手,它已成為了時尚的代名詞。粉絲就是支持者。
因此,人們口頭上說的「相聲粉絲」可以理解為「相聲迷」,「劉翔的粉絲」可以理解為「劉翔的追星族」,「少女時代的粉絲」可以理解為「少女時代的追星族」。鹿晗的粉絲,可以理解為鹿晗的追星族,林俊傑的粉絲可以理解為「林俊傑的追星族」。
有時候,會聽到有人說,自己是某一文藝或體育項目或者某明星的「鐵絲」甚至「綱絲」(相聲演員郭德綱的粉絲),這是一種詼諧的說法。這種說法,也是由「粉絲」演化而來的。這種說法同時也表示了偶像的某一與眾不同的特點,很生動。
在微博、百度貼吧等多種網絡空間裡也出現粉絲一詞,這裡的粉絲就是博主、空間主的支持者。
發展歷史
大約在1889年,「fantastic」的縮寫形式「fan」被用在美式英語中,指代某一支棒球隊的忠實追隨者。隨着粉絲隊伍成為文化消費市場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fan」這個時尚用語被正式收入詞典
湖南衛視在2005年舉辦的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超級女聲》成為躁動一時的社會話題。也正是在2005年,中國網民突破一億,500萬網民在網上開博 ,「粉絲」作為一種流行時尚元素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2005年11月6日,全球首個粉絲節在中國成功舉辦,粉絲群體發展為一股強大力量。
主要特徵
群體特徵 粉絲的群體特徵有:成員結構多元、內部分工明確、互動方便快捷、情感高度凝聚、流動性強 、內部等級分明等。
消費特徵
作為粉絲的消費者的具體消費行為具有以下三點特徵:持續全面的信息搜集、集郵式商品消費、粉絲的社群聚集。
作為消費者的粉絲的特徵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狂熱消費、宗教式熱忱、理性成癮與收藏行為。
形成原因
青少年粉絲
以「90後」「00後」為主體的一些青少年粉絲會被明星吸引,原因在於:1、他們是第一代在接近「原子」家庭結構(指成員有逐漸脫離傳統家庭共同體的傾向,相互聯繫變少、頻率降低)中出生、成長的新一代;2、他們是被移動互聯網等新媒介文化環境裹挾的「網生代」。
原子化社會中人際關係的疏離和新媒體時代數字化生存共同造成的某種「孤獨」,使得這一代人形成了迥異於祖輩、父輩的情感結構、文化經驗和自我認知。[1]
參考文獻
- ↑ 粉絲(一種人或群體),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