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Mikhail Bogdanovich Barklay-de-Tolli,西里尔字母: Михаи́л Богда́нович Баркла́й-де-То́лли,1761年-1815年),俄罗斯帝国陆军元帅、亲王,冬宫六十四元帅之一,芬兰总督(1809—1810),战争大臣(1810–1813),及第六、第七次反法同盟中的帝俄皇家陆军总司令,基督教徒。

基督七大圣事俗称教七礼或七圣礼,是7种被赋予特殊神圣意涵的仪式[1],是基督教会一切宗教活动的基础。天主教、东正教等传统基督教派认为圣事仅此7项,《天主教法典》将其定名为:洗礼圣事、坚振圣事、圣体圣事、忏悔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圣秩圣事、婚姻圣事[2],每项圣事还有若干别名。大部分新教宗派则只承认其中的洗礼以及圣体。

目录

简介

巴克莱·德托利1761年11月27日出生于立窝尼亚的帕穆希斯,是在Žeimelis(今立陶宛北部)的一家教堂受洗的路德宗教徒,祖先是从17世纪迁来立窝尼亚的说德语的苏格兰贵族家庭的后代,他的祖父是里加市长,他的父亲博格丹·巴克莱·德托利受承认为俄国贵族。

年轻的巴克莱在1767年5月13日加入了普斯科夫卡宾枪骑兵团,1778年5月成为小号手。1788—1789年巴克莱参加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并在奥恰科夫和阿卡曼攻城战中有杰出的表现。1790年参加了俄国与瑞典的战争,四年后,巴克莱跟随苏沃洛夫元帅前往波兰镇压柯斯丘什科起义。1794年巴克莱作为一名在近来的几次重大战役中担任多位高级军官的杰出副官,被晋升为中校。同年,他被任命为艾斯特兰猎兵军指挥官,三年后改任第四猎兵团指挥官直到1799年,随后出于对他在1794年波兰战役中的优秀表现,巴克莱获晋升陆军少将。

在1806年与拿破仑的战争中,巴克莱在东普鲁士的普乌图斯克会战(1806年11月)中表现杰出,并在之后的艾劳会战(1807年2月7日)中负伤,两次会战中巴克莱的表现使他升为中将。

伤愈后,巴克莱于1808年回到军队指挥了对瑞属芬兰的军事行动。1809年巴克莱迅速而勇猛的穿越冰封的波的尼亚湾的行动使他的名声哄传欧洲,此举使得俄军出敌不意的占领了瑞典的于默奥。对于这一战术的运用,巴克莱的事迹被俄国著名诗人Baratynsky(曾被普希金称赞过的某人)写入其不朽的诗篇中。巴克莱在此战后晋升陆军上将,并被任命为芬兰总督。一年后,巴克莱回到京师担任战争大臣直到1813年。

视频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 相关视频

世界三大宗教
天主教电影:平民教宗方济各预告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