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变色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米勒变色龙 |
中文学名:米勒变色龙 界:动物界 蜥蜴目、 避役科、 三角避役属爬行动物 |
米勒变色龙 ,为蜥蜴目、避役科、三角避役属爬行动物。 [1]
简介
米勒变色龙:别名横斑避役,为蜥蜴目、避役科、三角避役属爬行动物,原产于非洲东部马拉维、莫桑比克、坦桑尼亚,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热带森林、灌丛及草原。野生情况下通常栖息在10m高的大树上,在环境布置上主要是以高山型的变色龙养法比较适合,日夜温差在5-7℃之间,茂密的枝叶和经常的喷雾或滴水都是最基本的需求。
背部有一列短脊鳍,一直延伸到尾巴,非常特别。头部有向后延伸的头冠,很像两个大耳朵。此外,吻部上方有一只奇特形状的独角。这支凸角非常脆弱精贵,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受伤或是摩擦而消失。
科目分类:变色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61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12年 适宜温度:27℃±5℃ 食物饲料:昆虫 米勒变色龙形态特征 > 全长48-61cm。野生个体能保有较长的独角,人工饲养要多加保护。
米勒变色龙生活习性
身怀绝技:变色、转眼和吐舌是它经常表演的3套绝活。两只藤壶型的眼睛,可左右分别转动360°。当它左眼瞄准前方时,右眼却在注视身后,左顾右盼,环视八方。
米勒变色龙饲养方法
由于体型较大,需尽可能大的空间,否则易因紧迫而拒食。只要空间适当,它们更会展现出活泼好动的本性。食物比一般变色龙更为挑剔,不论是成体或幼体,都比较喜欢会飞动的食物,如苍蝇或果蝇,对于蟋蟀的接受度不是很高。UVB灯光和钙粉维他命的补充也很重要。温度超过29℃时,需注意水份的供应。只要安然渡过适应期,一般的照顾就只要注意食物的变化就可以顺利成长。
米勒变色龙雌雄分辨
至于雌雄的辨别也十分困难,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雌性的体型会比较饱满,而雄性会比较削瘦但是会比雌性略大一点。
米勒变色龙繁殖方式
卵生。成长良好的幼体,9个月之后就可以成年,开始进行繁殖了。在出现交配的3个月之后,雌性会产下30-90颗蛋,平均数量在40颗左右,由于雌性挖洞产卵的过程长达6-10个小时,所以很容易观察得到。高山型变色龙蛋的孵化温度都比一般爬虫低,大约在摄氏22-23℃之间最适合,夜间还可以再降低2-3℃,温度越高,孵化率会越低。如果超过26度,大部份的胚胎都会死亡。正常的情况下,经过140-180天,幼体便会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