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箔子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萡子村

图片来自okgo

萡子村,为台湾云林县之村落,位在四湖乡西南境,居萡子寮渔港东北方[1],为今称“萡子寮”所辖村落之一,另其二村是萡东村、广沟村,三村行政区皆划分为四湖乡,为战后于1950年进行行政区域调整,原为日治时期大字,辖属台南州北港郡四湖庄,更成现今所辖。

箔子村除了辖原萡子寮一部分外,还有西侧名为“新厝”(又称“新庄”)的小聚落。

萡子寮同名聚落,现今存在两处,在一南一北的位置,分别是口湖乡蚵寮村下箔子寮,顶萡子寮就是本文所提萡子寮位置。

根据四湖乡户政事务所的人口统计,箔子村的人口数最高峰曾达2,075人,至2005年底(民国九十四年)人口为401户1,204人;本村的人口数虽曾在2002年(民国九十一年)略有成长,但是2003年(民国九十二年)之后仍逐年在减少中[2]

历史

清道光25年(1845年),农历6月7日,位在现今口湖乡金湖村发生水灾,受海水卷岸袭来般海啸,造成金湖、台子、成龙、新港、下湖口、蚵子寮、下仑等地受灾,至最北的箔子寮也受波及。

因此,衍生出牵水藏宗教仪式,以慰祭6月7日罹难村民。今日于箔子寮可见万人冢。

根据1904年《台湾堡图》,萡子寮聚落原位于今聚落西侧一公里处,更加临海,约今黑森林自行车道处;至1920年代新绘的地图,萡子寮聚落已牵至今处。而在《台湾堡图》中,今箔子村管辖的新厝位在更西北处,在今广沟厝西侧七八百公尺处,位于当时萡子寮的北方;1920年代才迁到今处。[3]

名由

箔子寮来由有三:

  1. 箔子为鱼类一种名称,渔民为捕捞箔子而搭建寮子,后成聚落而得。
  2. 箔子,全名叫遮箔子,以竹或木椿制成的定置渔网,为渔捞工具一种,建造小屋来置放渔网。
  3. 先民来自泉州至此,后因海啸袭击,水灾损害,历经三次由西向东漂泊,于今日位置落脚定居,取漂泊之意命名。

参考文献

  1. Google Maps. Google Maps. [2020-03-04] (Chinese (China)). 
  2. 村办公处. zuhu.yunlin.gov.tw. [2020-03-04] (Chinese (Taiwan)). 
  3. 台湾新旧地图比对-台湾堡图(1898~1904): 中央研究院GIS团队编制. 台湾新旧地图比对-台湾堡图(1898~1904): 中央研究院GIS团队编制. [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