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嘴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答嘴鼓 |
中文名稱;答嘴鼓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流行地區;閩南地區 經典劇目;《烏貓烏狗》《鴉片歌》 《瞎子啞巴打架》等 代表人物;楊敏謀 遺產類別;曲藝 遺產編號;Ⅴ-37 始興年代;元代 |
答嘴鼓也叫「觸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是閩南地區曲藝種類之一,是以閩南語表演的敘事性、喜劇性說唱藝術。
答嘴鼓似對口相聲,但對白卻是嚴格押韻的韻語,語言節奏感很強,並長於運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詼諧風趣的閩南方言詞語和俚俗語,注重情節的展示與人物的刻畫。代表曲目有《烏貓烏狗》《鴉片歌》《瞎子啞巴打架》等。
答嘴鼓流行於中國福建省閩南地區和中國台灣省及東南亞閩南籍華裔聚居地區。2006年5月20日,福建省廈門市申報的「答嘴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37。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廈門市文化館(廈門市美術館、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答嘴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
歷史淵源
答嘴鼓是中原漢人南遷,結合中原相聲藝術,在閩南民間鬥嘴取樂的娛樂中產生的。有學者說,答嘴鼓是從唐宋時期的民間說唱,尤其是唐朝參軍戲中析出,與起源於宋、元時代的梨園戲及稍後的高甲戲丑角的插科打諢有密切的關係。此外,民間的和尚、道士做法事時也運用這種形式。可見答嘴鼓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
答嘴鼓起源有以下三種說法;一是起源於「煉仙敲嘴鼓」,即閩南地區農民利用閒暇時光,三五農民到田頭地尾、屋前厝後,飲酒喝茶,談論民間趣事,鬥嘴談樂,以達到娛樂身心的效果,因而慢慢地演變成答嘴鼓;二是起源於梨園戲、高甲戲中的丑角表演,以插科打諢、語言調笑為主,以曲折的故事情節來扣人心弦,以便充分調動觀眾情緒;三是起源於閩南「市聲」,即販夫吆喝、乞丐行乞、道士做法時所念的順口溜,多為即興創作,聲調頓挫,音韻和諧,為招惹客源和引人注意之用,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句式整體、句尾押韻的「念四句",如「高麗較水旦,要買緊來看」,又如「新娘娶人厝,家財年年富,今年娶新婦,明年起大厝」。唐山過台灣時,「念四句」也被閩南人帶入台灣,被稱為「四句聯仔」,並逐漸發展成「觸嘴古」、「拍嘴古」。
20世紀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在新中國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蘭波里、林鵬翔等兩代藝術家的努力與耕耘下,終於以一門閩南特色的曲藝藝術登上大雅之堂。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是答嘴鼓發展鼎盛期,答嘴鼓傳承與傳播出現空前繁榮,不僅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答嘴鼓作家,如陳清平、陳令督、林恆星、沈陸易等,為答嘴鼓創作注人了新生力量,而且湧現了眾多優秀演出藝術家,如楊敏謀、尤國棟、洪明吉、李小航、黃國林、王岩平等,把優秀答嘴鼓作品搬上舞台,加以精彩詮釋和演繹,帶動閩南人全民欣賞答嘴鼓的熱潮。
答嘴鼓是二人對口爭辯的形式,與北方對口相聲的區別是:一是語言方面,韻腳比普通話豐富,答嘴鼓利用閩南方言的特點來湊韻;二是答嘴鼓吸取了相聲的「包袱」;三是答嘴鼓還有裝笑科,裝笑科是戲劇傳統的方式。在表演形式上,相聲有單口的,也有雙人的,而答嘴鼓則以兩人為主。因它的對白是嚴格押韻的,語言節奏很強,又有些像北方的「數來寶」,只是不用擊節樂器。表演者一般為相對,偶爾有一人來說答嘴鼓,也是模擬二人對話。「答」,爭鬥之意,「答」得「熱」起來,就要求有明快的節奏,因此經常用長短句,「答"起來有跳躍感。押韻是一韻到底,需要轉韻也是一件事說完後才換韻。這樣「答」起來,鏗鏘和鳴,抑揚頓挫,富有幽默感和音樂感,很能刺激人們的耳目,達到捧腹大笑的效果。
演出服裝
在演出服裝方面,嚴格來說,如果演出內容是傳統的,通常要穿長衫或唐裝。如果演出內容不是傳統的,服裝則穿西裝或襯衫。
演奏樂器
答嘴鼓的演奏樂器主要使用在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這種形式時,用扁鼓、小鈸、品蕭、南噯、大吹等樂器,作為段落之間的間奏,並以扁鼓做指揮,所以答嘴鼓也寫作答嘴古。
表演特點
答嘴鼓的兩大特點,一是故事性強,把取材於生活中的小事講得細膩、完整、豐滿、有內涵,引人入勝,百聽不厭;二是語言幽默、風趣、滑稽,且均系方言特有語彙,使用坊間的俗語、俚語、歇後語、比喻句,不論長句、短句,句尾都押韻,抑揚頓挫、繪聲繪色,將故事情節演繹得跌宕起伏。
代表曲目
答嘴鼓傳統節目如《烏貓烏狗》、《鴉片歌》、《瞎子啞巴打架》等,抗日戰爭前曾經錄製成唱片。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鱉追飛機》、《笑什麼》、《女隊長》等一批優秀作品。20世紀70年代以後,又借鑑相聲藝術的利用語言來構成「包袱」的手法,產生了《煉紅心》、《慶新春》、《中秋月圓》、《唐山過台灣》等比較新穎、成熟的作品,中國台灣的現代作品《夫妻相罵》也很有影響。
流行地區
答嘴鼓流行於中國福建省閩南地區和中國台灣省及東南亞閩南籍華裔聚居地區。
隨着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能完整聽講閩南話的人,特別是青年人和外來人越來越少。答嘴鼓的活動空間日益狹窄,創作表演人員和受眾群體年齡普遍老化。隨着林鵬翔等老一輩藝人的相繼去世,答嘴鼓的藝術傳承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這一曲藝形式面臨斷代失傳的嚴重危機,亟需設法加以搶救和保護。
保護措施
20世紀80年代以來,老一輩藝術家林鵬翔、陳清平等創作出版了一批答中級鼓的作品以及研究答中級鼓藝術的著作。如《林鵬翔答嘴鼓作品選》、周長楫教授執筆的《林鵬翔答嘴鼓藝術》和答嘴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清平的《陳清平閩南曲藝戲劇選》等。
2000年起,廈門市連續舉辦了4屆答嘴鼓創作徵文比賽,廈門電視台錄製4集《廈門答嘴鼓欣賞》,通過徵文、比賽、電視台播送等形式推廣答嘴鼓藝術,提高答嘴鼓創作和表演水平。2006年,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它的保護、傳承、運用和推廣更加引起政府文化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思明、集美區通過舉辦少兒答嘴鼓夏令營,培養孩子們對答嘴鼓的興趣;思明區青少年宮創作了少兒答嘴鼓節目,參加學校藝術周;集美區在2006年出版了《集美答嘴鼓》(共61篇)這一系列創作研討、演出比賽等活動,為扶持和推廣答嘴鼓藝術起到了重大作用。
重視閩南曲藝氛圍的營造,讓地方文風先進課堂;創新曲藝人才的培養模式,或建立民間曲藝傳承人的工作室,或資助其生活、表演、帶徒等;也需要民間合力,培養專門的曲藝人才,或是採用學校與表演團體合作的形式,或採用學校與企業合作等形式,多方位思考、多渠道拓展,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傳承人物
陳清平,男,漢族,1935年生,福建廈門人,廈門灌口中學退休教師。自1978年以來,獲廈門市曲藝徵文一等獎的作品有《梁祝新傳》《徵婚趣談》《金婚慶典》等;二等獎有《借對象》《為革命飼豬》《寇準審潘洪》等;三等獎有《開張大吉》等。出版專著有《陳清平閩南曲藝戲劇選》;主編《集美答嘴鼓》《集美民間故事》。1995年組織集美精神文明曲藝隊。2017年8月10日,陳清平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楊敏謀,男,漢族,1948年生,福建廈門人,廈門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1978年師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林鵬祥,1990年作品《龍年說龍》獲市第二屆曲藝徵文一等獎。合作編寫《林鵬祥答嘴鼓選集》獲首屆百花三等獎,表演《慶新春》等五十多個作品,其多部作品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以及省、市電台、電視台採用。2017年8月10日,楊敏謀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福建省廈門市申報的「答嘴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廈門市文化館(廈門市美術館、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答嘴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曲藝價值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語言相通,習俗相同,答嘴鼓藝術在台灣老百姓當中同樣紅火。1991年6月,中國台灣宜蘭舉行了「台灣首屆答嘴鼓比賽」,促進了台灣答嘴鼓藝術水平的提高。閩南答嘴鼓藝術家林鵬翔的答嘴鼓節目通過各種媒體向四方傳播,在海外也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海外專家學者研究閩台民俗和語彙的寶貴資料。
重要演出
2018年8月11日,「閩南曲藝匯」在廈門大元路老劇場文化公園進行答嘴鼓、講古專場演出。
2018年10月26日,廈門翔安區委宣傳部、區社科聯在翔安區進修附小舉辦共同主辦「咱厝的好聲音」——廈門翔安區社科普及宣傳周進校園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建區十五周年答嘴鼓系列專場演出。
相關視頻
參考來源
- ↑ 《發現非遺之美》——答嘴鼓 ,搜狐 ,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