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夫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
竹夫人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动辄汗流浃背。中国古代先人没有现代社会的电扇、空调,但从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消暑纳凉诗来看,古人也自有其消暑纳凉的方法,“竹夫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消暑器具。 简单地说就是跟现代竹制抱枕差不多功能的一种东西,古代叫做“竹夫人”,也叫也被称为青奴、竹奴 [1]。
形制
而这种供人“憩臂休膝”的竹子寝器,是指用一种竹篾编织成的圆筒一样的东西,长约三尺,中空,浑身布满了网眼,既通风透气,还非常舒适,可以当做枕头,可以搁脚休息,还可以拥抱和夹在双腿之间,比较类似于现在的抱枕。 通常“竹夫人”是竹匠用光滑纤细的竹皮编成的,长约一米,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即纵横交错的竹皮交织成一个一端封口一边可开口的浑身孔隙的竹笼,由于竹笼中空而透气,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能收风窜散,供人取凉,凉爽而富于弹性,所以手脚间夹个玲珑多孔的竹夫人,睡眠时就觉得凉快多了,常用在床上 [2]。
发展
类似地,古人把冬天用的暖壶叫“汤婆子”,“汤婆子”和“竹夫人”是古人“冬暖夏凉”的两大法宝。竹夫人是消暑器具,而汤婆子则为冬季取暖的器具,你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聪明和环保吧!
不过,目前在中国很少有人用“竹夫人”这个老物件了,已经成了博物馆的展示品,它改变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现状,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如今功成身退成就美名“竹夫人”
[3]。
视频
参考文献
- ↑ 古人降温神器竹夫人 抱著就凉快,壹读,2018/07/14
- ↑ 古人的纳凉取暖智慧:夏有“竹夫人”,冬有“汤婆子”,雪花新闻,2019-05-27
- ↑ 古人说的“竹夫人”是什么,每日头条,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