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竹塘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竹塘乡位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214国道穿境而过,是内地进出西盟阿佤山及西双版纳至临沧地区的必经之道。东接南岭乡,南靠勐朗镇、拉巴乡,北与富邦乡、木嘎乡接壤,西与西盟县毗邻。辖区面积636平方公里,地属山区、半山区,海拔在1140-1850米之间,年日照时数1740余小时,年平均气温在 15-17 度之间,年降水量为1600-2200毫米之间,日光足、雨量好,土壤中富含有机物质,气候温和,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1]

乡情简介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辖乡。清设募乃土司。民国设竹塘乡。1940年设竹塘区,1950年是澜沧县府驻地,1953年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府驻地。1961年设区,1969年更名前进公社,1972年复名竹塘公社,1984年复区,1988年设乡。位于县境西部,黑河西岸,距县城30公里。面积636平方公里,人口32455人(2017年)。乡府驻募乃,214线国道和通往西盟的公路贯穿乡境。辖募乃、东主、攀技花、云山、老炭山、大塘子、战马坡、南本、茨竹河、甘河、金勐11个行政村。属山区半山区,立体气候。以农业为主,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以茶叶、烤烟、板栗为主。境内有铅矿老厂、县水泥厂、天生桥电站。募乃仙人洞、天生桥等景观秀丽。

该行政村隶属澜沧县竹塘乡,地处澜沧县北边,距澜沧县政府所在地27公里,到县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27公里。东邻勐朗,南邻孟连,西邻木嘎,北邻南岭。辖东主、募乃等203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662平方公里,海拔1460米,年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183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小白辣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1880 亩,人均耕地3.8 亩,林地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11.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1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乡有耕地总面积110880 亩(其中:田 20894亩,地 89986亩),人均耕地3.8 亩,主要种植 水稻、玉米、旱稻等作物;拥有林地 4475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384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2 亩,主要种植 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30 亩,其中养殖面积130 亩;草地 亩;荒山荒地76748 亩,其他面积357785 亩。有 铅矿、铁矿等资源。

区位优势

竹塘乡具有发展的区位优势,现有耕地面积110688.29亩。其中,水田面积20809.89亩;人均耕地面积达3.8亩。以种植水稻、陆稻、玉米为主,兼有小麦、冬荞、豆类等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甘蔗、核桃、咖啡等。根据市场对茶叶的需求量大、品质提高的状况,我乡加大开发新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的力度。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努力把茶产业建成我乡的支柱产业。2008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2616亩,实有采摘面积5729亩,总产量137.85吨,产值165.4万元。乡内"喀斯特"地貌明显,矿石资源十分丰富,以石灰石为主的矿石开发已初具规模,境内有许多的溶洞,奇山怪石遍布其间,溪水涓涓,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农村经济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推进,竹塘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乡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林、矿等资源,围绕发展目标,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教、建支柱,一批产业群体得到了培育和发展,交通、通讯、能源等硬件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乡各族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全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到2008年末,全乡粮食总产量达1306万公斤,人均有粮达320公斤;经济总收入达396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48元;集体、个体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末实现总收入达5518万元。2008年财政支出1411万元,比上年增9.8%。[2]

资源环境

全乡有耕地总面积110688.29亩(其中:水田20809.89亩,旱地 89878.4 亩),人均耕地3.8亩,主要种植粮食、甘蔗、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4475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384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42亩,主要种植茶、蚕桑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30亩,其中养殖面积130亩;荒山荒地76748亩,其他面积357785亩。

基层组织

2008年全乡18个党支部,党员727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602人;女性党员9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5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93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99人;六十岁以上的186人。

全乡设团委1个,团总支13个,团支部85个,团员995人。

文化教育

竹塘乡有文化站1个,村组文化室11个,基本能满足村民对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2008年底竹塘乡共有中心小学1所,完小11所,在校生2433人;中学1所,在校生1437人。竹塘乡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人口卫生

全乡辖攀枝花、东主、募乃、云山、老炭山、大塘子村、战马坡、南本、茨竹河、甘河、军勐11个村民委员会,20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2455人(2017年)。有医疗机构12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个,卫生室11个;卫生技术人员21人,卫生院医务人员20人,病床30张,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人数26323人,参合率88.02%.乡、村卫生室的建立,为竹塘群众提供了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小病在村卫生室,大病进乡卫生院。已基本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乡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 通电视、电话五通。全乡有5400户通自来水。有5688户通电,无路灯,拥有电视机农户380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412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720户。该乡的道路为土路路面;进乡道路为水泥路面;乡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 ;乡政府距离最近的车站2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8公里。全乡共拥有汽车45辆,有农用运输车162辆,拖拉机270辆,摩托车3172辆。

到2008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28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7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20户。该乡农户住房结构为砖混结构房屋47户,砖木结构4484户,土木结构2503户,其他结构798户。

截止2006年底,该乡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无路灯。全乡有3935 户通自来水,有 74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 4878户通电,有 186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186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65 %、25.2 %和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21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720户(分别占总数的15.13 %和9.72 %)。

该村到县道路为 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7公里,建有集贸市场 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25 辆,拖拉机230 辆,摩托车772 辆。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27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74户。全村有 8个村已通自来水;有 8个村已通电;有 11个村已通路;有1 个村已通电视;有11 个村已通电话。有11 个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 转木、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3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348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03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138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新农村建设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竹塘乡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绿色竹塘、和谐竹塘、富裕竹塘"的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立足点,以民风建设为着力点,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积极稳妥、扎实地推进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募乃村学堂小寨、大塘子村老达寨、东主村田坝三个试点村各项建设已基本完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