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稻谷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稻谷芒
5dc0f8fd2891d44a5fe91d4914ab3ebe.jpg
图片来源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39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稻谷芒

汉语拼音:Dào Gǔ Mánɡ
别名:稻稳、谷颖
性味归经:味甘,性凉。归肝、胆、胃经
功能:利湿退黄
主治:常用于黄疸

稻谷芒,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果实上的细芒刺。具有利湿退黄之功效。常用于黄疸。[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稻谷芒

拼音名:Dào Gǔ Mánɡ

英文名:Rice awn

别名:稻稳、谷颖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的果实上的细芒刺。

采收和储藏

脱粒、晒谷或扬谷时收集,晒干。

原形态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功能主治

利湿退黄。主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炒黄研末酒冲。[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稻谷芒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稻谷芒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