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状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积状云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1]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2],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积状云是垂直发展的云块,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积状云多形成于夏季午后,具孤立分散、云底平坦和顶部凸起的外貌形态。形成条件:(1)大气对流上升运动;(2)对流上升达到的高度高于凝结高度。
积状云外貌形态及对应成因:
孤立分散:空气是连续的,相互补偿,上升部分的空气因冷却,水汽凝结成云,而云体周围有空气下沉补充,下沉空气绝热增温快不会形成云。
顶部突起:气块的上升力不同,较大气块上升高度较大,再加上周围空气阻力。
底部平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空气温度、湿度的水平分布近于一致,凝结高度基本相同。
观测与意义
同一种云在不同季节,其外形特征、云底高度及出现时间是不同的,如积雨云便是这样。春季,由于水汽供应不足,热力条件不充分,积雨云的水平范围小,顶部无砧状卷云,底部也无明显的悬球状,而呈阴暗的条状、块状,一般不打雷,很容易与层积云相混淆。这时就要连续观测,并根据云的移速及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夏季是对流最旺盛,云量、云状出现最多,伴见天气现象最多的季节。对于对流深厚发展到后期的积雨云,底部滚轴、悬球状等特征特别明显,它移速快,常伴有雷鸣、闪电、大风等恶劣天气现象。此时就要注意其发展移动情况,多在室外观察。秋季,副热带高压减弱,但由于受极地冷气团和变性气团的影响,阵性天气仍出现较多。这时候积雨云的势力不像夏季那样强,但它的个体特征仍很明显,常伴有雷暴,有时还会造成强降水。
参考文献
- ↑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