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秦祖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祖永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文化人物|历史人物 秦祖永,道光五年(1825年)生,光绪十年(1884 年)卒,江苏梁溪(今无锡)人。字逸芬,又字撷芬,号桐阴、桐阴生、逸道人、楞烟、邻烟、邻烟外史等。道光三十年(1850年)拔贡,曾于河南开封为官,后任广东碧甲场盐大使。工诗古文辞,善书,而于六法力深研究。山水以王时敏为宗而神理并化。补图小品,逸笔点缀,颇尽妙谛,尽擅胜场。

富收藏,精鉴赏,尤精画论,文笔隽秀。著有《桐阴论画》、《桐阴画诀》,辑有《画学心印》等。书中于文人画创作阐述尤为详尽,以逸、神、妙、能四品评议画家之法,并列小传,所论多有创见。《清史稿》称:《桐阴论画》"评骘较严,称略备焉";"祖永画亦并有法"。

继汤贻汾、戴熙之后,秦祖永为晚清时期"娄东画派"之代表性画家与评论家,其画作列入国家文物局《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者》 名单。今人研究秦祖永之著述颇丰,王世襄之《中国画论研究》辟专章论述秦祖永与《桐阴论画》。

参考:《桐阴论画序》、谭新嘉辑《近代六十名家画传》、王世襄著《中国画论研究》。

秦祖永
秦祖永作品之一.jpg
出生 1825年
逝世 1884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邻烟外史
职业 画家
活跃时期 清代
知名作品 《咸丰六年自序》《桐阴论画》《画学心印》

秦祖永画论

秦祖永于1853年始编《画学心印》。1885年《桐阴论画》刊行,一时名流皆为之贺,书中序跋累累,溢美之词不绝。 《桐阴论画》凡三编,共计七卷。全书记明季至道光间画家三百六十余人,就其所见画迹,以大家、名家及逸、神、妙、能四品对画家进行评点,影响深远。今人论及明清画家,多引秦氏评语。 王世襄论秦祖永《桐阴论画》第四十七章 著名中国文物专家与鉴藏家王世襄所著《中国画论研究》第四十七章对"秦祖永《桐阴论画》"做专门论述。

《桐阴画诀》二卷,乃秦氏取前人之说修订而成,专论山水画法,自执笔至点苔之法等多有论述,足为后学津梁。书末附有《论赏鉴》,阐述书画鉴藏门径,颇具精义。

《桐阴论画》言:"画境当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乃为真笔墨,方能为山水传神。"

又言:"画不可嫩,亦不可不嫩;画不可不老,亦不可过老。此中最要体认。惟苍老中能饶秀嫩之致,乃庶得之。观前代本朝各家,系苍老者居多。于嫩之一字,均未领会。"

又言:"理与气会,理与情谋,理与事符,理与性现,方能摈落筌蹿,

都成妙境"。

又言:"笔墨外另有一种超尘拔俗之概。人品之洁,可以想见焉"。

《桐阴画诀》言:"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淹渍,便不能著力矣!去湿之法,莫如用干,取其易于著力,可以运用从心。大痴老人松字诀,惟能用干笔。"

秦氏主张:"作画须要师古"。此语可纠当今国画急功近利之流弊。

秦祖永画作选

山水以王时敏为宗而神理并化, 出笔不落凡俗。补图小品,逸笔点缀,颇尽妙谛,尽擅胜场。

《清史稿》称"祖永画亦并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