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栏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栏镇位于安徽省最东端,濒临高邮湖,伸入江苏腹地。处在天长市东南隅,东与江苏省仪征市、高邮市毗邻,西与仁和、金集接壤。紧靠宁镇扬同城化中心地带,邻近苏锡常,位置独特,窗口作用显著,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1]

中文名称: 秦栏镇

别 名: 秦关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安徽滁州

下辖地区: 寿昌社区,秦栏社区,新华社区,官桥社区

政府驻地: 寿昌路

电话区号: 0550

邮政区码: 239341

面 积: 112.2平方公里

人 口: 62829人(2017年)

气候条件: 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著名景点: 包公祠,二十四孝等

机 场 :南京机场、扬州泰州机场

火车站: 南京火车站、扬州火车站

车牌代码: 皖M

历史沿革

秦栏是天长古镇、皖东名镇,位于高邮湖畔。这里自古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公元前221-206年间,秦王赢政统一天下时,得知这一风水宝地,便下旨广陵县令在秦栏设立牧马场。为使马群不散放走失,就在牧马场的周围架设栏杆,“秦栏”一名由此而得。秦王养马的技能属祖传,不但把马养得膘肥体壮,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三大好处:首先解决了战争装备,其次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第三是增加了肉食品的供应。自秦王在这里设立牧马场后,江南———特别是苏州一带,许多人家纷纷迁居而来,秦栏顿时商贾云集。加之秦栏河是高邮湖的一条支流,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进一步带动了这里的商贸繁荣。秦王为了增加税赋,又下旨广陵县令在这里设关课税,所以秦栏又名“秦关”。秦汉以后,这里交通发达,商业兴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便应运而生,九桥、十庙、六楼、四穿角等,犹如繁星散落人间。镇北偏东曾建有“风水宝塔”,传说还是扬州瘦西湖白塔的仿制品呢,亦称“北锥”。

行政区划

1961年设秦栏人民公社。

1985年升格为区级镇。

2001年乡镇区划调整,将原秦栏镇、新华乡、官桥乡合并设立新的秦栏镇。

2015年,辖寿昌社区、秦栏社区、官桥社区、新华社区4个居委会和牧马湖、联合、新民、联盟、庆祝、焦涧、花园、曹三、林山、白马10个村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

秦栏镇位于位于东经119°10′30″,北纬34°7′15″。秦栏镇地处苏皖两省、三市(天长、仪征、高邮)交界处,濒临高邮湖畔,伸入江苏腹地,紧靠宁镇扬,邻近苏锡常,西距天长市区20千米,东距扬州市区35千米,312省道穿境而过,有“安徽东大门”之称。濒临高邮湖,伸入江苏腹地。处在天长市东南隅,东与江苏省高邮市、扬州市、仪征市毗邻,西与仁和、金集接壤。紧靠宁镇扬,邻近苏锡常,位置独特,窗口作用显著,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

水文

境内水系纵横交错,水面面积15000亩,岗区中型水库2座,库容1150万立方米。

气候

秦栏镇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16℃,夏季平均温度27.2℃,秋季平均温度17.6℃,冬季平均温度6-8℃,最低气温-8.3℃,年降雨量900-1400mm,平均年日照2150-2797小时,无霜期220天。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秦栏镇地下水资源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地下水深部水量为71立方米/小时,中部为65-66.5立方米/小时,1眼深度为100米、口径为300毫米的深水井,出水能力达80立方米/小时。地下水为矿化度小于0.5克/升的H2CO3型淡水,无侵蚀性。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6.101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017万人,城镇化率57.5%。另有流动人口1.8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1532人,占51.68%;女性29485人,占48.32%;14岁以下6122人,占10.03%;15-64岁49403人,占80.97%;65岁以上5582人,占9.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0771人,占99.60%;回族246人,占总人口的0.40%。2011年人口出生率9.25‰,自然增长率3.74‰。 常住人口62829人(2017年)。

经济

综合

2010年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5.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1.2亿元,分别增长40%和4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增长49%;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384.2万元,增长38.5%。外贸进出口加速回升,共完成8750万美元,其中出口8250万美元,分别增长20%和16%。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实现8350元,增长19.6%。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分别增长32%和33%;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分别增长25%和2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增长65.7%;实现财政收入1.361亿元,增长31.1%;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突破1万元,增长20%以上。

农业

耕地6.5万亩,人均1.07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总产量55591吨,人均911千克,其中水稻总产量31483吨,小麦总产量23847吨,油料总产量261吨。水产品以鱼、虾为主,总产量达19196吨。养殖业以鸡、鸭、鹅为主,年饲养量100万只。

工业

秦栏镇工业以电子、光伏、光电、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以及长毛绒玩具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108亿元。全镇共拥有工业企业110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产值超亿元的11家,超5亿元的2家,2011年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25%,全镇拥有高新技术3家,拥有省著名商标8个,荣获国家实用性专利18项。

商业外贸

全镇进出口贸易公司有9家,具备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84家,主要出口产品为遥控器、回扫变压器等传统电子产品,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6亿美元。个体工商户1010户,其中批发零售占85%,达858家,餐饮业122家,住宿业30家,全年销售达8.9亿元,镇内现有大型超市15家,集贸市场4家。

财政金融

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31.4万元,比上年增长3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82.4万元,增值税9916.6万元,企业所得税1107.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157元,比上年增长28.4%。

招商引资

秦栏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完善重大项目全程帮办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招商环境不断优化,已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截止10月底,全镇共引进项目16个,其中市外15个,外资1个,合同投资总规模4.7亿元,已累计到位资金3.03亿元,同比增长125.5%,占市下达计划的101%。

资源

矿产

境内有石矿6个,年开采量10万立方米。

土地

耕地面积6.1万亩,镇区面积3.4平方公里,村民建设用地4500亩。

交通

秦栏镇公路总长度86公里,其中有新扬高速,国道345,县级公路2条(为油路),11公里,镇村公路26条72KM。公路密度0.8/平方公里。向东距扬州约半小时车程,向西2小时可达滁州、4小时可达合肥、向南1小时可达南京、3小时可达上海。水路由秦栏河经高邮湖直通长江。

社会事业

配套设施

农业灌溉及村民生活用电能保证正常供应;村村通电话,村村有医疗室,户户通路;有中学3所,中心小学3所,村小学22所,卫生院3所。

城镇建设

2004年在镇规划区内开工建设面积0.8平方公里,可安置3000户的省级农民小康住宅示范村。已完成示范村内3万平方米道路以及电力、供排水、路灯、通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已有1200户农民申请入村,已建成700多户,商户4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达6000多万元。工业园区和住宅园区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到2012年底,小城镇总建成区面积11.2(含开发区)平方公里,吸纳本镇劳动力65%以上,小城镇的企业聚集率达80%,人口聚集率达50%以上。到2012年底,全镇资产在500万以上的老板有300多户,其中资产突破1000万元的100多户,秦栏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2万元,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56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6部,镇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旅游

包公祠

包公祠是为纪念包大人而建的。其实包公并没有到过秦栏,那秦栏为何建有他的祠堂呢?原来高邮湖属陈州,包公因“陈州放粮”而在陈州倍受人们尊崇。玉皇大帝不知什么原因给陈州降下一场灾难,让整个城池沉入湖底。洪水淹没陈州后,大水便把陈州的木质包公塑像冲到了秦栏。秦栏人对包大人的铁面无私早已是家喻户晓,无意中包大人“来”到秦栏,秦栏人更是敬重有加,立马在西中街上坐北朝南建造了包公祠。听祖父说,全国“木身包公”共有三尊半,秦栏的“包公”即为其中的一尊。

将军传说

传说镇守秦栏的有两位将军,他们是唐代名将秦叔宝、窦建德。二人力大无比,又主持公道,在秦栏无不受人尊重和爱戴。在南北朝纷争时,他们浴血奋战,发动民众自卫抗击,沉重地打击了土匪及散兵的抢掠行为,保持了秦栏的安定。秦窦二将军在秦栏身故后,乡里百姓主动筹资将其安葬在关帝庙和地藏庵的门旁,以便人们常年顶礼膜拜。

二十四孝

孝子树在秦栏镇向东一公里处,有一棵千年古柏,据传是宋代全国二十四孝之首朱寿昌在其母亲的坟旁亲手所植,人称孝子树。朱寿昌,字康叔,宋天长秦栏人,官至司农少卿。其母刘氏,在朱寿昌七岁时被其父遗弃,从此,母子分离50年。宋熙宁初年,他弃官千里寻母,终于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得与母亲重逢。回来后,对其母精心供养直至送终。朱寿昌母亲在世时怕雷声,逝世后,每逢雷雨大,朱寿昌总要撑把伞到坟头守护。尽孝三年后,宋神宗赵琐嘉其孝义,诏令官复原职。朱寿昌离开秦栏前,到母亲的坟前,栽下了一棵松柏,以代表他永远陪伴着母亲。

老街

秦栏老街由坐北朝南和坐南朝北、坐东朝西和坐西朝东的四条主街组成,大多是青砖灰石四合院。十字街的每条街头都建有牌楼,均按八卦图四方对称构建。秦栏人俗称“圈门子”。牌楼上飞檐翘角,风铃悬系。东牌楼上有块匾额,上有当地举人题镌的楷书“紫气东来”四个大字,两侧还配有一副由两组灯谜组成的对联。上联是“普照日月地五笔一人天”,下联是“西女门中市言青山上山”,谜底是“光明正大,要闹请出”。字体圆润凝重,笔力苍劲浑厚,点画流畅饱满,从中可以领略到古镇的繁华、民风的淳朴。过去,“忠孝节义”在秦栏都有体现。“忠”有包公祠,“孝”有孝子祠,“节”有周氏贞节牌坊,“义”有关帝庙。遗憾的是这些文化古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为的破坏,现如今几乎荡然无存了。

获得荣誉

秦栏镇是天长市私营经济示范区,省“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全国重点镇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01年7月镇党委同时荣获中组部和安徽省委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