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秋雨霏霏到龙脊(龚保彦)

秋雨霏霏到龙脊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秋雨霏霏到龙脊》中国当代作家龚保彦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秋雨霏霏到龙脊

到了广西桂林,不去近些年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声名大噪的龙脊梯田走走,观览观览那儿由人工在偏远闭塞、高大险峻的崇山峻岭中创造的奇迹,欣赏欣赏那如木刻、似版画、像雕塑的层层叠叠梯田,实在是平生一大憾事。

今年秋末冬初,与几十名工友去桂林疗养,我们专门用一天时间,乘车去那里走了一遭。

那日天阴,四野沉寂,天空中堆积的乌云很厚,似乎要下雨。一棵棵生长在桂林市区纵横交错长街窄巷两边的大榕树,青葱碧绿。习习凉爽宜人的秋风,吹得它们枝叶和胡须轻轻摇摆,不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车出桂林市区,一条条道路两边和远山近水、平畴沃野、田园村庄,也都绿意盎然,一派生机。根本没有半点儿秦巴山区深秋时节万物凋零、草衰叶黄的颓势。

龙脊梯田地处桂林市下辖的龙胜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距龙胜县城22公里,距桂林市区80公里,始建于元代,完工于清初,距今已经有650多年历史。

梯田全部分布在海拔300到1100米之间山坡上,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参差错峨。

从高处望去,一块块梯田田坎优美的线条一根根、一条条、一缕缕,或平行或交叉,或舒朗或婉曲,或长或短,或粗或细,蜿蜒如斑马身上纹络,抒情似交响乐旋律,显示出动人心魄的韵致。所有梯田分布广,规模大,地形复杂,位置险要,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恢宏雄伟的壮美,故而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

这里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笔直陡峭的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出了梯田。

它们垂直高度五六里,横向伸延也五六里,像悬挂在天地间的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每个看见这种景象的游客,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撼,并且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被大自然的雄奇以及人的伟力所引起的震撼。

梯田一年四季景色不同,风韵相异。

春天,水满田畴,梯田如一块块大小不同的镜片儿镶嵌山间,蓝天白云,日月星辰倒映其中,如诗如画;夏日,秧苗青青,梯田像一口口绿色的喷泉,向天喷涌着源源不断的绿色颜料,生机盎然;金秋,稻穗金黄,梯田似一绺绺金色飘带缠绕山腰,辉映得天地金碧辉煌,如皇宫大殿;隆冬,瑞雪降临,梯田俨然一锭锭白玉叠摞山间,晶莹剔透,令人赞叹。

尽管这种景象堪称人间一大奇观,但有趣的是,在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中,最大的一块田不过一亩,大多数都是仅能种一二行秧苗的极为碎小的田块。

有这样一个笑话形容这儿梯田的微小: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地主叫农夫给他耕完山上206块梯田,农夫把田耕完后,数来数去一共只有205块,怎么也找不到那第206块,后来他拾起地上那块从自己身上脱下来扔在一边的蓑衣准备动身回家时,才发现原来那第206块梯田被他的蓑衣盖住了,可见那块梯田有多小。因此这儿向来有“蓑衣盖过田”的说法。

龙脊梯田有1号和2号两个观景点,1号观景点在村子东侧上方,较远。2号相对近一些。1、2号观景点之间有平路相连,两处都可看见当地最为著名的龙脊梯田中的“七星伴月”。

“七星伴月”是龙脊梯田的精华,是七个小山顶梯田和一个大的山顶梯田。整座山上都是窄窄的梯田,而田埂则像是工笔划出的等高线。

龙脊梯田往上还有一个金坑梯田,那里有四个瑶族村落,从平安1号景点往上走需要3到4小时,梯田的规模比此前稍大,民风更为淳厚。

龙脊梯田景区内居住着壮族、瑶族两个民族,以壮族为主,龙脊的壮族是北壮的代表,服饰独特,风情独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朴的壮族民间舞蹈和保护完美的壮族服饰,可听到优美的壮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传统习俗及壮乡民居。

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拼死拼活用血汗和生命,在这荒山野岭中开凿出的漫山漫坡为了填饱肚子、养家糊口、使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一级级梯田,如今竟因世易时移,变成如此富有诱惑力和美学价值的艺术品,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吸引来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旅游参观,并由衷赞叹他们曾经用血汗和生命,力量和智慧,书写在这大地上的一行行雄奇的史诗。

龙脊梯田分为金坑红瑶寨、龙脊古壮寨、平安壮寨三个梯田景区。

三个景区梯田虽然各有特色,相德益彰,将这千万年岿然不动的一座座大山装点得奇丽壮观。而最为壮观的,要算大寨的金坑梯田和附近的小寨梯田。这些梯田都是瑶人祖先开垦出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来的瑶族子孙们,之所以能够一代代在这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完全是因为得益于祖先们开凿的这些梯田的养育与惠泽。

我们本次龙脊梯田之行所要观看的,就是由瑶族人开垦出来的金坑大寨梯田。

瑶族本来是一个生活在中原腹地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那儿地大物博,沃野千里,水草丰茂,物阜人华,历来是人人向往流连的生存乐土。可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之后肇始的“五胡乱华”120多年时间里,各路人马逐鹿中原,争夺权柄,兵燹祸结,战火连连,使得生灵涂炭,民生凋蔽。瑶人为避战乱,只好携家带口背井离乡,一路南撤,逃亡到这广西北部远离人烟、荒僻不毛的大山里。面对既无资源也无耕地的荒凉赤贫的重重大山,为了生存,他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斗志,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在这荒山野岭中开辟田畴种粮谋生,数代人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终于创造出这千亩万亩梯田的人间奇迹。

也许正是由于全世界都感动于中国人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绝处求生并改天换地的伟大精神,2018年4月19日,中国南方稻作梯田(不仅仅是广西龙脊梯田,还包括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牌匾。

我们的汽车一路穿山越岭,沿着深山大谷里的河边公路前行,走过一个个黄墙灰瓦的瑶族村寨,用了共计约2个多小时,才到达龙脊金坑大寨梯田景区索道口。

正在山脚下排队等候上索道吊厢时,灰蒙蒙的天空突然下起霏霏小雨,不大的工夫,地面、房屋、山坡、树木、花草,都被淋得湿漉漉、水淋淋的,一缕缕夹杂着雨水湿润气息的凉风迎面吹来,寒意浸人。

抬头向陡峭的山坡上望去,只见悬挂着一个个吊厢不停上上下下的索道,宛如一条腾跃在山坡上的苍灰色巨龙。一头连着山脚,一头连着山巅专供游人观赏金坑大寨梯田的观景台金佛顶。

这条全长1600米,落差380米,共有113个吊厢的索道,运行速度每秒1米,每小时单向可运送游客600人,从山脚下单程20分钟就可将游客送达海拔1100米的金佛顶。 [1]

作者简介

龚保彦,男,作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