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陸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圖片來自搜狐網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這首詞上片從角聲烽火寫起,高歌擊築,憑高灑酒,引起收復關中成功在望的無限高興;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全詞充溢着樂觀氣氛和勝利在望的情緒,情調昂揚,表達了詞人對收復失地的渴望以及強烈的愛國精神。

原文

陸游〔宋代〕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譯文

秋意來到邊城,聲聲號角哀鳴,平安烽火映照着高興亭。擊築高歌,站在高處把酒灑向國土,引起了收復關中的無限興致。

誰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層層的暮雲都推開?灞橋邊的如煙翠柳,曲江池畔的美麗樓台,應該在月下佇立,等待着我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

賞析

  一個「望」字把詩人愛國情懷和等待勝利在望的心情表達無疑。7月16日夜晚,長安南山頭,詩人登高遠望,皎潔的月輪正在升起光華。

  詞的上片寫秋天來到邊城,鼓角聲充滿悲哀,首句一個「哀」字充分表達了詞人對國土淪喪的惋惜和悲哀。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整首詞由「哀」到「興」,反映了作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愛國壯志。

  從角聲烽火寫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興亭。《唐六典》說:「鎮戍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陸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詩自註:「予從戎日,嘗大雪中登興元城上高興亭,待平安火至」。又《感舊》自註:「平安火併南山來,至山南城下。」又《頻夜夢至南鄭小益之間慨然感懷》:「客枕夢遊何處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雲不隔平安火,一點遙從駱谷來。」都可以和這首詞句互證。高歌擊築,憑高灑酒,引起收復關中成功在望的無限高興,從而讓讀者體會到上面所寫的角聲之哀歌聲之悲,不是什麼憂鬱哀愁的低調,而是慷慨悲壯的旋律。「此興」的「興」,兼切亭名。

  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作者把無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賦予人的感情,並加倍地寫成為誰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於它和作者熱愛祖國河山之情一脈相通,它為了讓作者清楚地看到長安南山的面目,把層層雲幕都推開了。這裡,也點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鄭以東的長安南山頭,皎潔的月輪正在升起光華。然後進一步聯想到灞橋煙柳、曲江池台那些美麗的長安風景區,肯定會多情地等待收復關中的宋朝軍隊的到來。應,應該。這裡用「應」字,特別強調肯定語氣。

  人,指宋軍,也包括作者。詞中沒有直接說到收復失地的戰爭,而是以大膽的想象,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上至「明月」、「暮雲」,下至「煙柳」、「池館」,都在期待宋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的情景,來暗示作者所主張的抗金戰爭的前景。這種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壯志抒發的基礎上,自然引發而出,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情調。

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春天,當時陸游四十八歲,他接受四川宣撫使王炎邀請,來到南鄭,擔任四川宣撫使公署幹辦公事兼檢法官,參加了九個月的從軍生活。長安當時在金國的占領區內,長安城南的南山是秦嶺的主峰。陸游在憑高遠望長安諸山的時候,收復關中的熱情更加奔騰激盪。陸游集中有不少表現這樣主題的詩,但多屬於離開南鄭以後的追憶之作。而這首《秋波媚》詞,卻是在南鄭即目抒感的一篇。

簡析

  這首詞上片從角聲烽火寫起,高歌擊築,憑高灑酒,引起收復關中成功在望的無限高興;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全詞充溢着樂觀氣氛和勝利在望的情緒,情調昂揚,表達了詞人對收復失地的渴望以及強烈的愛國精神。

陸 游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