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禹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禹里鎮

來自 愛茶地名網 的圖片

中文名:禹里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綿陽市

北川羌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北川羌族自治縣中南部

面 積:218.27 km?

下轄地區: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石泉社區

電話區號:0816

郵政區碼:622752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川B

人 口:15286(2019年戶籍人口)

禹里鎮,隸屬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中南部,鎮境西與壩底鄉相鄰,北鄰小壩和開坪兩鄉,南與擂鼓鎮相連,西南與安州區千佛鎮相接,東與漩坪鄉相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北川新縣城駐地永昌鎮38千米。 總面積218.27平方千米。 原名治城。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設城廂鄉。2003年7月,改禹里羌族鄉(簡稱禹里鄉)。 2014年,撤銷禹里鄉,設立禹里鎮。截至2019年末,禹里鎮戶籍人口15286人。 截至2020年6月,禹里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石泉社區。 2018年,禹里鎮農業生產總值1.4333億元,比2017年增長31.2%。 截至2019年末,禹里鎮有工業企業2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個。 [1]

禹里鎮歷史沿革

原名治城。 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中區。 民國二年(1913),設城區。 民國十六年(1927年),設第一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設城廂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第一、二聯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合併為治城鎮。

1950年,設治城鄉;同年9月,改治城鎮;同年12月,分為城關、蒼山2鄉。 1951年1月,析城關鄉置治城鄉。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鄉。 1986年3月,改治城羌族鄉。 1992年,治城、青石2鄉併入禹里鄉。 2003年7月,改禹里羌族鄉(簡稱禹里鄉)。 2014年,撤銷禹里鄉,設立禹里鎮。

禹里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湔江、登高、清涼、慈竹、望江、柏林、茶林、石紐、紫陽、水秀、沿河、三壩、青槓、大灣、三合、三坪、三化、杉柏、新堡、廟坪、雙義、禹里、禹穴、鳴牛、廟壩、雲安27個村(居)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禹里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石泉社區。

石泉社區 湔江村 青石村 慈竹村 望江村 柏林村 禹穴村 禹里村 新堡村 杉柏村 三坪村 青槓村 廟壩村 三壩村 水秀村 票陽村 石紐村 /

禹里鎮地理環境

禹里鎮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中南部,鎮境西與壩底鄉相鄰,北鄰小壩和開坪兩鄉,南與擂鼓鎮相連,西南與安州區千佛鎮相接,東與漩坪鄉相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北川新縣城駐地永昌鎮38千米。 總面積218.27平方千米。

禹里鎮 禹里鎮地處龍門山脈北段,屬高山深谷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峰林立、溝渠峽谷、縱橫交錯。海拔在750~2190米。 禹里鎮衛星圖

禹里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暖夏涼、無霜期長、降水豐沛,夏季多暴雨、秋有綿雨,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5.6℃,1月平均氣溫5.4℃,極端最低氣溫-4.5℃;7月平均氣溫24.6℃,極端最高氣溫38.1℃,最低月均氣溫2.9℃(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6.29℃(200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9.2℃,最大日較差17.4℃(1986年5月13日)。生長期年平均321天,無霜期年平均286天,最長達324天,最短為24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902.2小時,年輻射總量78.8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3.2天(一般為12月30日至次年12月28日)。年平均降水量1287.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4天,最多達185天(1975年),最少為124天(198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2175.3毫米(1967年),極端年最小雨量619.8毫米(2002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7月最多。

禹里鎮境內河道屬通口河流域,二級河流青片河與白草河交匯於此,境內河流域面積25.4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禹穴溝、新民溝、水磨溝等6條,支流總長84千米。 禹里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禹里鎮境內森林資源、石材資源豐富,有馬熊、黑熊、大熊貓、川金猴等珍稀保護動物。 2018年,禹里鎮有耕地1.99萬畝(人均1.49畝),林地17.76萬畝(人均13.29畝)。

禹里鎮人口

2011年末,禹里鎮轄區總人口136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81人,城鎮化率16%。另有流動人口2773人。總人口中,男性7161人,占52.6%;女性6461人,占47.4%;14歲以下1761人,占12.9%;15~64歲10251人,占75.3%;65歲以上1610人,占11.8%。總人口中,以羌族為主,達9895人,占72.6%;另有藏、回、彝等少數民族。2011年,禹里鎮人口出生率7.43‰,人口死亡率7.21‰,人口自然增長率0.2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2人。

2017年,禹里鎮常住人口11357人。 2018年,禹里鎮總人口5284戶13357人,其中農業戶口4290戶、11295人。羌族人口9689人。場鎮常住人口7800人。 截至2019年末,禹里鎮戶籍人口15286人。

禹里鎮經濟

2018年,禹里鎮農業生產總值1.4333億元,比2017年增長31.2%。農民人均純收入15049元,比2017年增加3580元,增長31.21%。 截至2019年末,禹里鎮有工業企業2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個。 2018年,禹里鎮糧食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全年糧食產量7925.8噸。經濟作物主要以油菜籽為主,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500畝,年產量439噸。蔬菜主要品種有大白菜、圓白菜、白蘿蔔,種植面積6629.4畝,產量4568.7噸。水果種植面積1295.7畝,產量437噸。

禹里鎮畜牧業以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18萬頭,出欄1.1萬頭,年末存欄1.08萬頭;羊飼養1.22萬頭,出欄0.95萬頭,年末存欄量0.27萬頭;牛飼養0.16萬頭,出欄0.06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家禽飼養量2.49萬羽。全年畜牧業總產值4026.21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

禹里鎮交通運輸

2018年,禹里鎮有省道302過境,境內長19.8千米;縣道北松路,境內長4千米;縣道禹九路,境內長23.7千米。農村客運點1處,全年客運量10萬人次。 禹里鎮電子地圖

禹里鎮社會事業

2018年,禹里鎮有中心學校2所(初中、小學),在校學生617人,教職工78人,適齡中、小學入學率100%。村衛生室覆蓋26個村,有鄉村醫生22人。 2018年,禹里鎮有鄉鎮綜合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站26個和社區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6個,藏書5.1萬餘冊,26個村安裝有健身器械。 2018年,禹里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床位30張,開放床位100張,在崗職工59人,有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45人。

2018年,禹里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1戶104人,發放城鎮低保金37.5356萬元。城鎮醫療救助5人次,救助金額1.767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5戶425人,發放農村低保金89.643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0人次,救助金額16.1618萬元。農村五保戶57戶,發放救助金20.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6人,發放撫恤事業金68.1416萬元。臨時救助57人次,發放救助金10.569萬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1008人次,發放金額8.064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1348人次,發放金額7.496萬元。發放高齡津貼3124人次,發放金額10.28萬元。申報衛生扶貧基金23戶4.2264萬元。新農村養老保險參保7262人,領取1405人,發放農村養老金121.7976萬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9238人。

2018年,禹里鎮31戶66人實現脫貧,望江、三合、雲安3個貧困村實現村退出。2014至2018年,累計實現脫貧540戶1643人,9個省定貧困村(三坪、慈竹、紫陽、杉柏、新埔、柏林、望江、雲安、三合)退出,全鎮貧困發生率由17.76%降至0%。 2018年,禹里鎮場鎮規劃面積1.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0.9平方千米。街道12條,雨污管網8.4千米、路燈76盞。污水處理廠1處,日污水處理能力600噸。金融服務網點2個(信用社、郵政儲蓄所),電信、移動服務網點5個。

禹里鎮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為大禹出生地,故稱大禹故里,簡稱禹里。

禹里鎮風景名勝

禹里鎮境內省級風景名勝區有紅軍碑林館。其他景點有烈士陵園、太子墳及將軍墓、曹洪墓、禹里雞窩坪紅軍戰壕遺址、禹里萬王廟、禹穴溝大禹王出生地等。

禹里鎮榮譽稱號

2018年,禹里鎮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旅遊發展先進單位」、「農業發展先進單位」、「電商發展先進單位」,被綿陽市委、市政府授予「北川羌族自治縣貧困縣摘帽工作先進集體」。

參考來源

  1. 禹里鎮, 北川縣人民政府,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