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1988年初,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关地区人口多,中学少,小学毕业生入学难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城关…”)
(無差異)

於 2024年5月2日 (四) 16:19 的修訂


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學1988年初,縣人民政府根據城關地區人口多,中學少,小學畢業生入學難的實際情況,決定在城關地區新辦一所中學。校名定為「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學」,並提交縣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坐落在德化城關湖前小區。辦學之初,共2個班,105名學生,9名教師,李光德同志任首任校長。1997年秋季,經省教委批准,學校升格為普通完全中學。如今學校占地面積58316平方米,建築面積[1]27000平方米,成為我縣一所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

學校簡介

古老的瓷都,千年的爐火,鑄就了源遠流長的美名。 美麗的山城,悠悠的滻溪,哺育着生生不息的學子。 在高樓鱗次櫛比,人流紛紛攘攘的德化城關湖前開發區,鑲嵌着一顆引人注目的明珠。她是一方淨土,綠樹成蔭,花團錦簇,雅潔幽靜,書香飄逸。

她就是充滿生機活力、蓬勃向上、在改革開放中崛起的人才搖籃--德化第三中學。學校創辦於1988年秋季,占地面積58316平方米,生均28.95平方米。創辦伊始,只有2個班,105名學生,9名教職工。斗轉星移,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壯大,特別是1997年升格為普通完中以來,學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現有高中部26個班,初中部30個班,在校學生兩千七百多人。2005年,全校教職工220人(其中專任教師182人),高級教師32人,本科學歷教師196人,碩士研究生3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全縣中學唯一一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省級骨幹教師[2]2人,市級骨幹教師21人,縣級教學能手46人。是我縣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

歷史沿革

創辦伊始,教學樓尚未竣工,教室不足,沒有辦公地點,沒有教師宿舍,沒有食堂,沒有廁所,條件的艱難可想而知,然而三中的領導和老師迎難而上,勤儉辦學,辛勤耕耘,努力拚搏,以首屆畢業生中考成績居全縣第一(及格率、鞏固率、優秀率、平均分等),實現了辦學的開門紅。

隨着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逐步的改善。1989年縣政府又撥款興建了一幢1508m2的宿舍樓(其實是集宿舍、食堂、辦公為一體),基本解決了沒宿舍、沒食堂、沒辦公地點的困難。1992年秋,學校辦學規模擴大到14個教學班,760名學生,51名教職工,縣政府再次撥款興建一幢1425m2的教學綜合樓,至此,學校的辦學條件才得到初步的改善,開始設立圖書室、教研活動室。1995年秋,徐昌裕接任校長。這一年,學校籌集了近10萬元的獎教獎學基金,並成立了德化三中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1996年春,省教委主任郭榮輝、副主任王豫生等領導蒞臨學校檢查工作,對學校工作予以高度評價,並決定在德化三中興建逸夫工程,此舉得到縣領導和教育局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9月7日,由香港中視公司董事長邵逸夫先生捐贈80萬港幣,縣人民政府投資300萬元,面積近5000m2的逸夫教學實驗綜合樓正式破土動工。該大樓設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及勞技、微機、語音、電教科技等專用教室及師生閱覽室等。1996年11月,校長徐昌裕作為福建省唯一學校代表赴港參加邵逸夫先生的捐贈儀式。1996年12月,縣政府又立項批准三中興建一座投資200萬多元,設有40間教室的教學樓,1997年3月教學樓第一期工程破土動工,於1998年完工,兩大工程基本滿足了教學科研需要。[1]

而後,別具一格的校門,300M環型跑道的運動場和塑膠籃球場和排球場、圖書館、電教樓、電腦室、課件製作室,語音室等相繼建成,進一步完善了辦學條件,提升了辦學設施水平。2012年學校辦公綜合樓的落成,學校硬件設施進一步完善。2011年,學校辦公系統基本實現網絡化,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學校還通過綠化工程、美化工程、硬化工作、亮化工程的建設,美化了環境,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了文化品位,一所"花園式"學校成為瓷都教育戰線的一道亮麗風景。

如今,學校建築面積27624平方米。學校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布局合理,逸夫樓、教學樓、電教樓、餐宿樓、辦公綜合樓等建築錯落有致,塑膠操場、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校園綠化、美化、現代化融為一體,環境舒適、優雅。

師資建設

學校歷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着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理念先進、素質過硬、吃苦耐勞的學習型教師隊伍。2005年,全校教職工220人(其中專任教師182人),高級教師32人,本科學歷教師196人,碩士研究生3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全縣中學唯一一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21人,縣級教學能手46人,受市級以上表彰的優秀教師54人。精良的教師隊伍為打造教育質量品牌和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注重師德建設。學校把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師德修養擺在首位。開展師德教育、師德承諾活動,制定《德化三中教師職業道德考評細則》,評選師德標兵,並把師德表現納入評優晉級的主要內容。力圖使每一位教師成為一面旗幟,指引學生攀登知識高峰;使每一位教師成為號角,鼓勵學生直面挑戰,追求卓越,為提高教育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突出業務技能的培養。我們充分利用學校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有利條件,舉辦校園信息網絡系統應用培訓班,在全體教職工中掀起學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熱潮。還積極支持和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學歷進修,選送骨幹教師參加全國和省、市的"百千萬工程"培訓,組織中青年教師開展公開課評比活動,促使教師深入鑽研業務,提高教學水平。

良好的機制,讓教師進得來、留得住,並且為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紮實有效的措施,則促進了我校教師素質品位的逐年提高。1999年,蘇燕萍老師考上福建師大生物工程院研究生。1997年以來,我校許多教師獲得了先進工作者或優秀教師等各級各類榮譽稱號,其中國家級的有3人,省級8人。教師在參加各學科優質課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的1人,省級獎勵的有15人。教師撰寫的論文,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表的有120多篇。2006年,我校擁有縣級教學能手23名,教師中湧現出一批學科帶頭人,一支質量優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已基本形成。

教育科研是教學生產力,是教學質量的增長點。多年來,德化三中堅持"以科研促提高,以科研求發展",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工作,不斷規範教育科研的管理機制,將教育科研工作納入教師業務考核之中,使教育科研工作進入常規狀態,形成"組組有課題,人人搞教研"的局面。廣大教師積極探索教育新規律,借鑑教學新模式,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並及時總結教學經驗。2003年以來,教師教學論文在CN刊物上正式發表達到96篇。科研的關鍵在於課題。該校的數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課題實驗早在1998年就蜚聲省內外,北京、廣東一些學校曾慕名前來參觀交流。《海峽都市報》曾專版介紹該校的教育科研情況。其他學科的許多課題研究也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如英語科的"張思中英語教學法",物理科的"中學物理教學法五年跟蹤試驗",語文科的"自學-導讀-反饋"、"作文三步法",政治科的"指導-討論"等。2006年,該校有全國性教育研究課題4項,省、市、縣課題13項。

教學宗旨

我校堅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途徑,實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生態模式",大膽嘗試,大膽創新,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學風格。廣大教職工積極投身創新的熱潮之中,學校形成了活潑、濃厚的教研、教改風氣。幾年來,學校一直堅持教學改革,從中學物理教學法改革五年跟蹤實驗到數學科"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等都取得較突出的成績,許多學校慕名前來聽課取經,北京豐臺區二中、豐臺區實驗中學的領導和老師也千里迢迢到我校參觀學習。如今,我校以"提高45分鐘效率,減輕學生負擔"為主題的教改實踐全面鋪開,選擇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以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這種"教育生態模式"賦予了素質教育新的內涵,促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校園文化

辦學32年來,德化三中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一是學生社團組織活躍,文學藝術科技活動豐富多彩:學校組建《青草地》文學社,成立記者站,創辦《青草地》文學期刊,培養了大批校園文學人才;組建學生動漫社、音樂社、辯論社等社團。開展科學藝術周活動,通過書法繪畫、藝術雕塑、手工製作、科技小發明、歌舞器樂、相聲小品、朗讀演講等形式,既為學生髮展個性、展示才華提供平台,又大大豐富了校園課餘生活。二是建立心理諮詢室,心理健康教育富有成效:學校關注學生健康心靈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既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又針對個體學生開展個別諮詢、輔導工作,學校還多次邀請高等院校專家教授到校講座指導,開拓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三是發展群眾性體育運動,傳統體育項目煥發活力:學校積極發展群眾性體育運動,紮實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面增強師生身體素質,在此基礎上,注重體育優秀人才的選拔培養,為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體育專業人才,學校被授予"2005-2008年泉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辦學榮譽

近年來,學校秉承"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以人本創和諧"的辦學理念,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特色亮校"之路,不斷加大軟硬件建設,辦學條件日臻完善,辦學特色日益凸顯,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得到上級領導、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學校先後被授予福建省"先進教工之家"、"先進基層黨組織",泉州市"文明學校"、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市"教改實驗校"、市」交通安全學校"、市『綠色學校"、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市「中小學藝術體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德化縣"高考先進單位"、"初中教育質量優勝學校"、"教育改革與管理示範校"、「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2018年7月,我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被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認定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享有崇高的辦學聲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