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风采)原图链接来自 百度 的图片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目录

园区介绍

1991年,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部署推动下,福州高新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福州高新区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下辖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以及洪山、仓山、马尾和福州软件园等6个园区,并于2013年7月开始托管闽侯县南屿镇和上街镇5个村,整合后的福州高新区总面积约193.0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面积约66平方公里)。2016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园区发展

——实力稳步提升。相继获评国家(福州)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福州基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等荣誉。2015年,福州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在全国116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居第34名。2016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7.2亿元,出口总额54亿美元。

——创新效应凸显。全力构建“126”特色创新创业体系,已引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中科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分中心等一批区域创新平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9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17个,发明专利1174项,聚集中科院院士10余名,国家级人才198人,建成中国(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孵化器面积逾25万㎡,引进启迪之星、微软云、Google等20多家知名创客空间。

——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对台合作区位优势,以华映科技、星网锐捷、新大陆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特色主导、以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产业为培育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31”产业发展格局,已拥有国家名牌产品3个,驰名商标3个,各类上市企业34家,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等迅速发展,成为福州市高新技术密集、创新资源集聚、人才资源集中、土地利用价值较高、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比较明显的区域。

高新区发展历程

高新区发端于1988年国务院启动的“火炬计划”,所以有的高新区起名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于是1988年6月,总设计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该计划的两项核心内容就是“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诞生[2],当时名称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关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156家高新区。

视频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关视频

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州城市航拍(海西科技园)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海西经济区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