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山雷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山雷鼓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福山雷鼓

所屬地區;山東 · 煙臺 · 福山區

遺產編號;Ⅲ-50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福山雷鼓是流傳於山東煙臺福山區宋家疃一帶,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舞蹈藝術。它以威武雄壯、熱烈奔放的表演形式,展示出膠東人民的審美心態和藝術情趣。福山區有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趕太平頂山會的民俗,求聖母保護和賜福。雷鼓是為聖母保駕護威、擊鼓開路的鼓。它氣勢非凡,以其獨特的風格長久地流傳着。[1]

簡介

文化遺產名稱:福山雷鼓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福山區

遺產級別: 市

風俗

據老藝人口述,清朝道光年間,農曆四月十八趕山會之日,18路村民的「耍會」隊伍聚集在「太平頂」(山北為北塗山村(包含房家疃和衛家疃),山南為南塗山村)山會進行表演。耍會是趕山會期間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祈求「聖母」消病除災,保佑平安和子孫興旺。相傳,有一年宋家疃村的「耍會」隊伍抬着「聖母架」(就是聖母的塑像),前往太平頂趕山會,恰逢天降「甘露」,便停下來避雨。雨停後,「耍會」隊伍準備繼續趕路,卻無論如何也抬不走「聖母架」,老人們說:「這是聖母看好了此地的風水,要在這裡安家。」於是,宋家疃的村民就在「聖母」避雨處修建了一座廟宇。從此,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附近18個村的「耍會」隊伍,都要先到此廟祭拜「聖母」求保平安,然後再去趕山會。於是在宋家疃產生了為「聖母」開路的「雷鼓」,即太平頂山會的開路鼓,同時此鼓也就流傳到了18個村。

山會的「耍會」隊伍聚集在一起,浩浩蕩蕩,雷鼓在前面開路,其後是笙、笛、管、弦、大杆等鳴樂齊奏,引導着「聖母架」走在中間,隨後便是高蹺地蹦八大景旱船秧歌等組成的隊伍。節目豐富多彩,有「騎驢上壽」、「姜太公釣魚」、「撲蝴蝶」、「十二屬相」,還有「鋸大缸」等許多秧歌劇。在山會上表演結束後,各村的「耍會」隊伍再走村串鄉,沿途進行表演,相互拜訪,交流技藝。節目風趣幽默,熱鬧非凡。

道具

有鼓、槌、穗,每樣道具都有一個含義、一種象徵。鼓的直徑為1.2米,鼓面畫有八卦圖,圖的四周是由雲朵組成的花邊。鼓槌是一根長約45厘米的木製槌,上面雕刻着精緻的「二龍戲珠」圖。紅色絲線織成的鼓穗,長約1米。手握龍槌,揮舞紅色鼓穗,只見,甩時一道道閃電,舞起來一團團雲朵。擊落在八卦鼓面上,發出震撼心魄的鼓聲,恰似天邊傳來的沉重的滾雷聲,雷鼓的名字便由此而來。它的另一層含意是天地合一。

表演

雷鼓沒有樂隊伴奏,只是不斷地變換着擊打鼓面和鼓邊。全隊的動作起止、節奏、順序,由鼓頭統一指揮,擊鼓的節奏與動作可無限反覆。雷鼓表演人數不限,一般在8至12人以上。表演者排成兩路縱隊,大鼓斜挎在腹部,右手執鼓槌,左手扶鼓邊,邊行進邊舞鼓。鼓槌揮舞,時而打鼓面,時而擊鼓邊。鼓聲沉脆相間,對比強烈,節奏和緩。雷鼓的動作粗獷威武,神、氣並舉。在「耍會」隊伍中,雷鼓氣勢宏大,鼓聲似雷,聞者皆有肅穆之感。雷鼓的動作有它自身的特點,兩縱隊並列前進,無其他隊形變化和穿插;表演時只能行進,不能後退;動作簡練,步伐穩健,身體挺拔;弓步、馬步、丁字步是其基本步法;立如塔松弓如臥虎穩如泰山氣勢宏大。雷鼓動作的最大特點是在鼓穗的運用上,1米長穗上甩立圓,下旋平圓,猶如劍穗的舞法,長穗上舞下旋,威武瀟灑,粗獷豪放。

表演特點

雷鼓在繼承和借鑑的基礎上不斷地創新,成為一種獨立的民間藝術形式,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是生活現實與合理想象相結合的產物,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出膠東人豪放的性格和向上的精神。雷鼓藝人善於捕捉最具有樸實氣息的方式,加以變化和誇張,從機械地擊鼓,發展成擊鼓與舞蹈動作的優美結合,給人的視覺和聽覺以氣勢磅礴的感覺和美的享受。

用誇張的方式突出動作,以達到技巧和藝術的有機結合,是雷鼓的又一獨特之處。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的雷鼓一直流傳至今,也曾一度輝煌過,1959年參加了煙臺地區國慶10周年的慶祝活動,技藝上有一定的提高和發展,動作上增加了「亮相」,使動作有了動靜結合之美。也曾一度沉寂過,由於10年浩劫和其他種種原因,雷鼓曾銷聲匿跡。雷鼓震天的響聲又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浪潮回到了膠東大地,而且規模越來越大。為不使雷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失傳,政府和文化部門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現今宋家疃一帶的鼓手已發展到40多人,每逢年節或重大慶典活動,都有雷鼓參加表演。

參考來源

  1.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福山雷鼓,膠東在線 ,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