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神奇天书凡人读(冷清安)

神奇天书凡人读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神奇天书凡人读》中国当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神奇天书凡人读

威廉二世死亡之谜”、神秘的“彩衣笛手”、“耶稣死而复生之谜”、“谁是三皇?谁是五帝?”“传国玉玺之谜”等等。这些笼罩在大千世界里的层层面纱,让人扑朔迷离。然而,随着“红崖天书”之谜的破解,让人们从中感悟到,大千世界的神奇,历史文化的沉积,都将被人类的聪明才智所解疑释惑。

2005年的春天,我随战友和几位同仁成行,去安顺拜访老友。期间,在安顺市一位历史学者的引领下,从安顺出发,驱车前往,不远的路程,很快走进“红崖天书”这个神奇的地方。泊车山下,徒步沿崎岖小道上山,道路十分陡峭,大约十几分钟,我们相继到达。“红崖天书” 晒甲山西侧岩壁上,有一块长约100米、高30米的土红色的石壁,上面分布有20余个非镌非刻、非阴非阳、似隶非隶、似篆非篆、形若古文的符号,字迹红艳似火,虬结怪诞。文化学者周老先生告诉我们,这就是被世人称为绝世之谜的“红崖天书”。面对着眼前长10米、高6米的范围内,用铁红色颜料书写的古文字,大小不一,大者如人,小者如斗,神秘莫测的历史遗迹,大家议论纷纷。我们手拂着像字又像画,千奇古怪的石痕,当然更是不得而知其中的奥妙。也难怪,我等凡夫俗人,岂有识得天书之理。

近百年来,“红崖天书”引起了众多中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曾有“诸葛碑”、“古彝文”、“自然石花”等推断,甚至有人推测这是外星人留下的遗迹。据说当年郭沫若丁文江等著名学者也曾尝试破译,但一直没有定论。为此,当地政府曾开价数百万悬赏破译谜底之人。时间自然过去了很多年,仍无果而终。

2006年底,林国恩正式发表破译“红崖天书”研究成果,出版《红崖天书》,为中华文化史上写上浓厚的一笔。这一成果包括考证要点和译文两方面。考证要点是:确认清代瞿鸿锡摹本为真迹摹本,文字为汉字系统,全书应自右至左直排阅读;从内容分析,“红崖天书”成书约在一四○六年,是明初逊国建文皇帝所颁的一道讨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诏檄”。林国恩首先是对其众多的各种摹本进行分析,确认了原迹摹本作为依据。接着从古文字、绘画方面找出其中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联系的基本特征。经过反复研究,专家首先确定了一些明显可辨识的文字,在摹本的左上角,出现了明显的一个“允”字和一个“甲”字,左下角出现的是一个篆文“丙’字,“丙”字的右边是古文中表示武器的“戌”字,右上角出现的这个符号下面是个明显的“心”字。专家发现,紧贴在一起的“丙、戌”二字,与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表示纪年的“丙戌”年号非常一致,目标就集中在这个年代当中。然后断代研究,吃准在时间,哪个时间段,然后在这个时间段找史料跟这个图文来进行对照。大胆推断“天书”出现的年代至少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前,因为这一年,有关红崖天书文字记载的咏红崖诗篇才第一次出现,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史书和地方志上,对于红崖天书这样很有名气的奇特碑文,居然没有丝毫记载,因此专家作出大胆推断,红崖天书的出现是在明朝时期。查阅中国的历代年号表,“丙戌”年正是明朝时期的1406年,那么天书上的其他符号与1406年会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右上角出现的“允”字让专家眼前豁然一亮。经过分析,这个“允”就是明朝朱允炆的允,那么下边的这个“丙戌年”,也就是1406年,那从这个单独分析,这个天书与建文帝遁逃云贵有关。关于他的流落的传说,最多的是在云贵这一带,史书上,主要是野史上在这方面的记录很多,还有建文帝在当地写的一些诗歌,有这种记载。现在,在贵州地区有着很多当年建文帝流落此处的遗迹和传说。如果说建文皇帝被燕王推翻后来到了贵州,那么,红崖天书上的奇怪文字符号记载的真与建文帝有关吗,林国恩先生在随后对红崖天书摹本的考证中,又找到了令他兴奋的证据和推论。按照古文从右往左阅读的顺序,在摹本右上角出现的这个符号,“心”字上方像一个反写的“乙”字,“乙”字最早是燕子的意思,但这里却为什么反写呢,这时林国恩突然领悟,“乙”字反写就是燕反,燕反不正是影射燕王朱棣造反吗。而“心”字又有些歪斜,这不正是暗指一颗歪心吗。连起来就是燕王造反、一颗歪心,意指燕反之心,而这正与史实相吻合。整体布局。或许这是一种巧合,然而在对摹本的的整体布局系统分析,仔细推敲后,林国恩又发现了更多与建文帝有关的信息。摹本右上角的这个孤立的像品字的符号,在分解之后,分明就是篆书变体中的“允、文、上”三个字,把隐藏的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不正是允文在上吗。而在历代皇帝的很多收藏书画或把文中,右上方都有一个皇帝的印章,预示着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这种格式俗称皇抬头,那么摹本上方的这个品字符号不正好意味着建文帝的印玺吗。据林国恩先生介绍说,他所依据的翟鸿锡的摹本,每一个字的背后都透露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假如说把这些含义综合在一起的话,就会发现整个事件的脉络非常清晰。据他讲红崖天书所写的内容是一篇建文帝讨伐他的叔叔燕王朱棣的一篇檄文,在檄文当中建文帝控诉了他的叔叔永乐大帝是如何篡夺他江山的这个事实,当时隐匿在贵州山中的建文帝,因为十分想从叔叔手里把这个皇位给夺过来。一直希望老百姓都能够支持他东山再起,于是就写了这样一篇讨伐永乐帝的檄文。但在当时那个政治氛围之下,永乐帝怎么可能允许建文帝这么大张旗鼓地讨伐他呢,于是建文帝也有他的一个高招:用矛盾的方法来证明他的存在,他命令他的手下想出了一种变形的文字,把这些变形的金文、还有篆书、象形文字、图画的形义等综合在一起,制作出了这样一种看了之后不解其意的变形的文字。从内容分析,“红崖天书”成书约在1406年,是明初逊国建文皇帝所颁的一道讨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诏檄”。全文直译为: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作阶下囚。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御制)。

上述这些文字所述,那是后话。当时我们一行数人,只能无功而返。除去登山的劳顿,别无所获。今年的夏天,朋友从贵阳打来电话,告诉我如今的“红崖天书”不但是贵州的一处神秘景观,经历代学者先贤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山岸上那些仿佛文字的古怪符号,却蕴藏着无穷怪异,穿越时空的非凡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格外重视。

有联云:白水如棉,不用号弹花自散;红崖似火,未得薪烘焰亦高。此联之妙,竟收黔中两大胜景境熔铸一联。上联中的"白水",既为瀑名,又状水态。从天而降,倒泻深潭,喷珠捣玉,确实无需纺弹之号,坠潭白水喷射四散,蔚为奇观。 下联中的"红崖",既为山名,又状崖色,以巍峨之崖,横空出世,如火如荼,当然不要柴薪之助,亦能如焰腾空,在万山之中更显炎烈之态。可见,“红岸天书”景观,更显深藏贵州秀美山川中耀眼星星的夺目异彩。 [1]

作者简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于贵州省石阡县。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中文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