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茂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茂華
原文名 Shi Maohua
出生 1521年
逝世 1583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兵部尚書,三邊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

石茂華(1521—1583),字君采,號毅庵,明中期大臣,益都(今青州)人。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進士,任濬縣(今屬河南)知縣,年僅23歲。處理訴訟案件,人稱公正明斷。黃河泛溢,他親率民工築堤防洪。任揚州(今揚州市)知府時,倭寇侵擾江淮地區,他排除嚴嵩義子趙文華的干擾,打退了進犯揚州的倭寇。後又歷任山西按察副使、河南副使、陝西參政、按察使。1567年(隆慶元年)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山西。1573年(萬曆元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此間,他數次平息了內外的兵亂,受到朝廷褒獎。萬曆五年後升任兵部尚書,掌南京都察院事。不久即被彈劾罷歸。萬曆十一年(1583年)被重新啟用,他在巡察陝西、甘肅地區時,正值這裡大饑荒,他奏准朝廷,蠲免徭賦,開倉救災,因操勞成疾,嘔血身亡。贈太子少保,諡「恭襄」。 == 人物經歷 ==
家世顯赫
石氏祖源石氏的得姓始祖為石碏,但是石茂華出身的青州南門石氏的祖源為浙江紹興府新昌石氏,以西漢萬石君石奮為一代祖。西晉永嘉之亂的時候,石奮後人有個叫石舉(一說為石淵)的渡江,為建安太守,此後子孫散處吳越間。五代時三十五世石元遂遷到越州剡縣(今屬浙江紹興嵊州市),後來又遷到剡縣東邊,而吳越王錢鏐將剡縣東部十三鎮別為一縣,號為新昌。而南宋時宋高宗趙構定年號為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於是石氏的籍貫為紹興府新昌縣。古代紹興府有八縣,而石氏主要集中在新昌,或者由新昌遷出,比如遷往諸暨的石氏由南宋間在當地做官而定居。
參考資料
青州南門石氏一代組石廷秀、石廷貴具體出自新昌石氏哪一支已不可考,石廷秀等早幾代的先人原本有墓碑,但是後來都沒有保存下來,也無從考證了。南門石氏現在可考的墓誌方面有《石麒陽劵》、《石恂墓志銘》,均保存在青州博物館。《石茂華墓志銘》僅有原碑文抄本,但是同《國朝獻徵錄》《谷城山館文集》中所收錄的還有所差異,本人已經先後做過比較,再有就是《明實錄嘉靖隆慶萬曆》以及《明史稿石茂華傳》也可以彌補墓誌的不足。另外青州博物館存《董李墓志銘》、邢玠父親《邢鑌墓志銘》中分別記載了石茂華孫子、石愔次子石之柏娶董氏為妻,石愔娶邢玠女兒為妻。而王瀠的《石恂墓志銘》中寫石之柏娶他的女兒為妻,而且當時已經過繼給石恂為子。同時石氏歷代先賢的事跡多采自光緒《益都縣圖志》,石茂華在濬縣知縣任上治理黃河的事跡也為墓誌所不載,今從縣誌。另外鍾羽正的《崇雅堂集》中關於石茂華生母張氏以及妻子茂氏的行狀也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石茂華次妻梁氏的行狀、石岩的墓志銘則只存有目錄。
南門石氏歷代先賢
石茂華所在的青州南門石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祖上自石瑛開始就世代為官,到石茂華已經是第四代了。石氏祖居在今青州古城南門大街偶園以南,面北被南,今已無存。石茂華二子石恂、石愔曾經營曲徑假山花木,宴請賓客。偶園原為明代衡王府的東花園,衡王府被查抄後荒廢,清代馮溥將其改為偶園,石宅的一部分可能被偶園所並。
石茂華的祖上是浙江紹興人,一世祖石廷秀、石廷貴於洪武三年(1370年)自浙江紹興府新昌縣遷來,這一年恰好山東都衛指揮使(即後來的山東都指揮使)葉大旺(葉旺)修南陽城,他們兄弟二人多半是作為壯丁來修城的。此兄弟二人在青州城西北五里的地方安家(今仰天山路與黑山路交叉口石家莊),後來石廷貴遷到青州府西的高苑縣,廷秀生子景文、景武、景遂,景文留居石家莊生四子。經過三代的經營,石家逐漸由清貧變得富裕起來。
石景文的四子石瑛字文玉,生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明代宗景泰年間因為選貢當上了澤州吏目,當因為樸直剛嚴,不諧於俗而引歸,石瑛便將家安在青州府的南門大街。他不僅在青州荒年施粥,全活甚眾,而且在病疫橫行的時候施捨棺材三百多副來安葬死去的鄉人,而且還資助十幾戶人結婚嫁娶。住在一條街上的人都對他既愛慕又敬畏。人們都說石家一門後來在官場上的興盛,都是因為他所積累的陰德。
  石瑛的二兒子石銘在鄉試中中了第四名舉人,做到河間府通判。石銘有兩個兒子,長子石存仁是舉人,做到青縣知縣,石存仁的兒子石琚是舉人,石琚的兒子石繼節,石繼芳是同榜舉人;繼節做到汝寧府同知,繼節的兒子石岩是進士,做到棗強縣知縣;繼芳做到陝西副使,萬曆十五年在寧夏哮拜叛亂中同同鄉寧夏巡撫黨馨一起被害。
  石瑛次子石存禮是弘治三年壬戌科進士,做到紹興府知府,後來辭官歸鄉後跟同鄉七人結海岱詩社,合成海岱七子,錄有《海岱會集》。存禮兒子石麒、石麟是貢生,石鳳是舉人,石鯨是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和石茂華同榜,人稱父子進士,做到戶科給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