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筍(Stalagmite),為碳酸鈣石灰岩,位於溶洞洞底的尖錐體,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種自然現象。
石筍形如竹筍出土,自下向上生長。石筍與鐘乳石成長緩慢,一萬年約長高一米。
石筍是由於含碳酸的水不斷點滴到一處,碳酸鈣]沉澱而形成的。可以有不同的形狀,水滴的流量、滴水的高度以及地面的狀況均會影響石筍的形狀。
假如滴水和裡面含的礦物質均勻的話會形成比較細長,粗細均勻的石筍,它們可以以均勻的直徑達到數米的高度。假如滴水比較強,而且是來自滲入洞裡的雨水的話那麼會形成圓錐狀的石筍,它們在根部可以達數米直徑。
滴水高度會影響石筍頂部的形狀。高度小的話石筍的頂是圓的,高度越大它越平,在極限狀態下甚至可能是凹的。
簡介
石筍指在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錐體。石筍飽含着碳酸鈣的水通過洞頂的裂隙或從鐘乳石上滴至洞底。一方面由於水分蒸發,另一方面,由於在洞穴里有時溫度較高,水溶解CO2的量減小,所以,鈣質析出,沉積在洞底。日積月累就會自下向上生長的是石筍,從上往下生長的是石鐘乳。在蘇教版六下會學到。[1]
成因
石筍和石鐘乳是怎樣形成的?是碳酸鈣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
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石鐘乳,洞底的形成石筍。
還有是因為由於地殼不斷運動,海水退去,出現了綿延不斷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這些露出來的石山,長期受雨水風霜沖刷,頂部變成刀山劍石狀了。石峰底座,由於地史時期地下水的長期溶蝕,河水的長期衝擊,漸漸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繼續被溶蝕擴大,而溶於水中的石灰岩溶液,從洞頂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進二氧化碳進一步擴散,同時溶液受蒸發作用,形成飽和,剩餘的碳酸氫鈣沉澱,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長的石筍。石鐘乳的形成,同石筍形成的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石鐘乳從上往下長就是了。那些頂天立地的「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鐘乳對接起來之後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鐘乳,每百年才長高一厘米,長1米,就是10000年了。在地上長成一個尖錐體,很像竹筍,故名石筍。[2]
摺疊
石筍乃用五段圓柱體花崗岩雕琢壘疊而成,下段較粗,上段較細,末端略作尖錐狀,其狀如巨筍聳立,故俗稱石筍,其南為晉江下游,滔滔江水從有筍旁邊迂迴而過,奔瀉入海.因這段石筍之故,這段江水也別名筍江。而石筍西南側始建於北宋皇佑元年(1049) 的浮橋臨漳橋,也因此而別稱「石筍橋」。石筍純由白色花崗岩經簡單加工而成,形狀古樸,保 留了原始的天然狀態.據<泉州府志>載:北宋大中祥符四年(l0ll年)泉州太守高惠連曾經「以 私憤擊斷石筍」。由此可推知,北宋之時,此物早已有之.石筍自被高惠連擊斷之後,直至明代成化年間 (1465-1487年)才補接復原.今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學者專家考證分析,此奇特之石筍,很可能是原始部族圖騰崇拜的遺物,或是婆羅門 教、印度教的生殖器崇拜,與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正中兩根綠輝岩石柱上的「濕婆圖騰浮 雕」上的生殖器圖案同一源流。如果此說能夠確立,那麼這枝石筍之雕制諒系唐代印度教 傳入之時.如果石筍系原來居住泉南一帶的古百越人的圖騰崇拜物,則石筍雕制之年代更久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