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江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江乡江西省丰城市下辖的一个乡。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南部边陲。东径115度45分,北纬27度49分。东与铁路镇与邻,西和希望乡接壤,南连新(干)乐(安),北界荷湖(乡)。乡政府驻地石江集镇,北距丰城市区60公里。全境南北最长处18.7公里,东西最宽处为9.35公里,总面积为81.76平方公里,合136587亩,其中耕地14610亩,占总面积的10.7%山地102327亩,占总面积的74.9%;水域8330亩,占总面积的6.1%;村庄和道路11320亩,占总面积的8.3。石江乡山水田园村庄道路的分布比例,约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赣语为当地方言。[1]

中文名称: 石江乡

外文名称: Shijiang Town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10个村委会

电话区号: 0795

地理位置: 赣东

面 积: 81.76平方公里

人 口: 9129人(2017年)

方 言:赣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 丰城站

车牌代码: 赣C

民 系:江右民系

集镇全貌

全乡下辖10个村委会,99个村小组,常住人口9129人(2017年)。该乡地处丰城市海拔最高的山区,全乡平均海拔高度125米。石江全境,貌似"川"字形。东有杯山、黄泥岭、雷峰山、中华山、碗泥岭、彭岭嵊,逶迤20公里;西有石虎脑、牛湾山鸡龙山连子山、张家岭,蜿蜒18公里,中间一条石头港,自南向北,汇集全境70%以上的水流注入黄金水库。颇有二龙(东西两侧的山脉)戏珠(黄金水库)之势。山地植被率在95%左右,属亚热带北部的季风湿润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3度,雨量较为充沛,年平均雨量约1751毫米。一年四季,有晨午温度差异的明显特点。该乡自然资源可观,57种中草药遍布全乡。石江的资源优势为全乡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该乡湾里村出土的碑文记载,长乐乡贤于今义学村修建"鹏搏书院",传播文化,培植后人。石江还有丰城市革命根据地,在该乡上舍村保存有原长乐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改革开放以来,全乡99个村小组都架设了高压用电线路。石江乡历史人文历史厚重,早在西汉以前已有先民在此蕃养生息。唐宋时期碗泥岭陶瓷厂,远在景德镇之先;明清以来枫树下一带也曾掘地采煤。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石江乡贤于今义学村修建"鹏搏书院",传播文化,培植后人。石江还有丰城市红军活动革命根据地遗址——长乐乡苏维埃政府。地域总面积91平方公里,合13.6万余亩,其中,山林10.2万亩,耕地1.4万亩,水面8300亩。全乡山水田园村庄道路的分布比例,约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乡下辖9个村委会,99个村小组,2600多户,总人口1.1万余人。新一届的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立乡、农业稳乡、工业兴乡、商贸旺乡,和谐安乡”五大战略,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开创了石江全新的发展时代,呈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局面。2011年全乡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3亿元,2011年完成财税总收入1500万元,人平收入达5200元。

行政区划

石江乡下辖10个村委会,99个村小组,常住人口9129人(2017年)。

石江乡辖:石江村、义学村、培庄村、湖头村、东坊村、上舍村、钳石村。

历史文化

据该乡湾里村出土的碑文记载,早在两千年以前的西汉时期已有先民在此蕃养生息,东汉及两晋时属豫章郡,丰城建县之后隶属丰城管辖。唐宋以来石江的工业也有所发展,碗泥岭的陶瓷厂,远在景德镇之先;明清时期枫树下、水阁下一带也曾掘地采煤。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长乐乡贤于今义学村修建"鹏搏书院",传播文化,培植后人。石江还有丰城市革命根据地,在该乡上舍村保存有原长乐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碗泥岭和公路边窑址都位于丰城市石江乡钳石村枫树下自然村黄金水库东侧的丘陵岗埠地带,这里丘陵连绵,瓷土矿产资源丰富,柴薪充裕。两窑所烧产品种类基本相同,器物的造型、胎釉特征及其装烧工艺大同小异,制瓷时代相同或相差不远,属同一个大窑址的范畴,名之为钳石窑。两窑烧造的器物种类丰富,公路边窑址有青灰釉瓷、青白釉瓷及黑釉瓷,碗泥岭窑址多青釉瓷。两窑所烧的器物主要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器,也有一些文化用器以及随葬用的冥器。青釉瓷器类有碗、砚台,胎质较粗,胎多呈深灰泛紫色,胎体较厚,釉色不亮。青灰釉瓷有擂钵、碗、盘、钵、盏、炉、灯盏、水盂及生肖俑,胎质较粗,淘洗不够精细,胎多呈深灰或灰色,极少数为白色。黑釉瓷类型有罐、碗、盏、灯盏等,以盏占多数,胎色有灰白、白、黑等,以黑色为主。青白釉有罐、碗、盏、盘和器盖,制作精细,灰白或白色胎。从采集的标本来看,青灰釉瓷的种类较为丰富多样,青白釉瓷较为精细高档,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黑釉瓷器类较为单调,以盏为主,青釉瓷则显古拙、原始。一部分器物内满、外腹壁不及底施釉,釉层较薄;多数圆器的内底心留有一周涩圈;也有相当一部分器物内、外腹壁满施釉,唯口沿露胎。碗盘类圆器流行圈足,足墙较矮,器物内底凹下,系采用压模利坯技术制成。

地理资源

石江乡地处丰城市海拔最高的山区,全境山峦起伏,境内最高点为西部的鸡龙山主峰,海拔978.3米,最低点为此部的黄金水库库区,海拔43米,石江乡平均海拔高度125米。石江全境,貌似"川"字形。东有杯山、黄泥岭、雷峰山、中华山、碗泥岭、彭岭嵊,逶迤20公里;西有石虎脑、牛湾山、鸡龙山、连子山、张家岭,蜿蜒18公里,中间一条石头港,自南向北,汇集全境70%以上的水流注入黄金水库。颇有二龙(东西两侧的山脉)戏珠(黄金水库)之势。山地植被率在95%左右,属亚热带北部的季风湿润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3度,雨量较为充沛,年平均雨量约1751毫米。一年四季,有晨午温度差异的明显特点。石江的森林资源丰富,在102327亩山地中,杉林面积为33857亩,毛竹面积7500亩,油茶面积34749亩,茶叶面积710亩,油桐面积2577亩,混交林面积10713亩,现有林木蓄积量约20600个立方米,此外,还有宜林荒山4096亩,非宜林荒山9573亩。石江乡自然资源可观,57种中草药遍布石江乡,有杉、松、槠、檀、枫、樟等27种林木,在碗泥岭和枫树下附近北侧两处,储藏大量瓷土,各种花岗岩遍布全境。石江乡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石江的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红薯、花生、生姜和蔬菜等。石江的资源优势为石江乡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石江先后办过土产厂、竹凉席厂、花岗岩板材厂、农具厂、生姜加工厂、米粉加工厂、冻米糖厂、芝麻片厂、竹筷子厂和木地板厂等。石江优越的地理特点为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养鸡、养鸭、养猪、养牛、养羊等殖专业户各村都有,药材种植、果树栽培等种植专业户也十分普遍。

经济发展

石江乡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积极为农民工寻找“婆家”,使一大批剩余劳动力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也促进了石江乡劳务经济的发展。石江乡广泛宣传动员,采取发放传单、张贴标语横幅、印发小册子、组织收看劳动技能电视等办法,宣传劳动政策法规、劳务常识。与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劳务市场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劳务信息,及时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输出前集中举办培训班、定期咨询等形式,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镇生活常识等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组织培训4次,参加培训278人次。依托在外地的建筑、建材、运输、服务等行业创办的劳务企业,加大石江乡劳务人员输转。与发达地区公司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聘请工商企业界、行政行业部门知名人士为劳务信息员,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带动富余劳动力转移。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0%,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财政总收入完成210万元;招商引资完成2000万元,在上年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一个上千万元入园企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重点实施的“1236”工程,即重点扶持一个企业(江西金丰啤酒有限公司),扎实搞好二个建设(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三个基地(食用菌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苗木基地),努力办好六件实事(中心小学教学楼兴建、中学综合楼兴建、三条通村公路建设、敬老院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中小学“三集中”布局调整)。任务非常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困境中激发自强不息的勇气,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正处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形势非常有利,首先,丰城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底气充足,能源、冶金、建材、机电、塑业五大支柱产业正在不断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亲商帮商行为蔚然成风,服务发展的意识更加浓厚,这些为我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次,我乡的地理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杉竹满山、茶林遍野,草场广阔,风景优美,这些是我乡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独具优势;再次,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条件,通讯状况,社会环境大大改善,这些为我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四是干群士气旺盛,我乡干部群众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各村、各单位的领导班子都非常团结,战斗力很强,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观念更新,思路更阔,精神更饱满,信心更坚定,一个“人心思富,人心思进,人心思变”的发展氛围日渐浓厚,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跳出石江发展石江

经济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商引资水平,当前的形势是一个地方不抓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财政增收就没有出路、群众富裕就没有出路。石江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要实现经济提速,谋求新的跨越,仍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江西金丰啤酒有限公司落户石江后,石江进入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为此,我们一是要扶持、服务好金丰啤酒有限公司,安排专人负责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确保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石江赢来更多收益;二是坚持跳出石江发展石江的思路,坚定招商引资的信念,树立招大商、引大项目,求大发展的气魄,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招商方式,做到以商招商、以诚招商,采取成立招商引资小分队,设立驻丰办事处等方式,加强石江与外界的联系与互动,以便吸收更多有利于石江经济发展的信息,更好地做到热心接待客商,耐心陪同客商、细心服务客商,力争引进资金6000万元,引进一个1000万元的企业入园,为石江赢来更多的发展后劲。加快石江经济发展的步伐,即要努力拓宽向外发展的空间,又要不断挖掘内部潜力,2006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更加倾心于农村、倾力于农业、倾情于农民,努力构建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激励机制。一是做好林业文章,在巩固林业产权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林权管理,规范林地流转,管严公益林,放开非林地造林,力争新造和改造油茶林、毛竹林各1000亩,同时抓好现有黄金水库药材山、上舍药材山的改造开发,丰富农民的绿色银行;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发展养殖上注重以点带面,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积极引导和培养一批养殖大户,使行义学村的养猪业,下山、湖头村养牛业,石江、钳石村养鸭业的产业链条向全乡延伸;三是着力抓好食用菌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苗木基地建设。在食用菌基地建设上,继续以乡党员干部食用菌培植示范基地为龙头,引进更为科学的培植方法,开发更多菌种的培植,并积极加以推广,力争培养20户4000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户,在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上,充分利用我乡特有的高山气候,地理环境,以东坊村为重点,培养、发展一批无公害蔬菜种植大户,形成多个百亩高山蔬菜基地,在发展苗木基地上,继续实施“造杨”工程,以钳石村为重点,确保形成2个50亩连片杨树基地,全乡新栽杨树15万棵,切实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石江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999年至2000年,拉通了王元山至石江集镇的水泥公路,实现了村村通车,全乡99个村小组都架设了高压用电线路。教学条件较好,集镇中心办有中学、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农村小学教学网点遍布全境。文化卫生设施俱全,2002年底已拉通光缆电视,集镇建有一所卫生院,各村都有卫生医疗所,通讯方便,建有电讯接收站,安装了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电话。2002年,投资10多万元对原农贸市场地面进行了全面硬化,同时对原交易棚进行了整修,对原有交易摊位进行了改造,并增加了部分交易摊位。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和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石江乡将以其独特的姿态屹立在丰城南大门。

旅游景点

石江乡位于丰城市海拔最高的山区,全境山峦起伏,境内最高点为西部的鸡龙山主峰,海拔978.3米,最低点为此部的黄金水库库区,海拔43米,平均海拔高度125米。石江乡紧紧围绕“丰城小庐山”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原生态文化旅游为主调,以避暑休闲度假乡村游为重点,以黄金水库为依托,大力挖掘云姑岭、五丈石、寓仙宫等旅游景点,全力打造避暑休闲旅游胜地“丰城小庐山”。2016年荣获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宜春市信访“五无”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先进乡镇、丰城市综合考评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视频

周乐彬“四不两直”暗访石江镇脱贫攻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