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松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松科

石松科植物多为小型至大型蕨类植物,土生。

石松科6属:扁枝石松属,藤石松属,小石松属,石松属,垂穗石松属,拟小石松属.主茎伸长呈匍匐状或攀援状,或短而直立;具原生中柱或中柱为片状;侧枝二叉分枝或近合轴分枝,极少为单轴分枝状。

叶为小型单叶,仅具中脉,一型;螺旋状排列,钻形,线形至披针形。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石松科

拉丁学名; Lycopodiaceae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石松纲

目; 石松目

科学分类

科中文名:石松科

科拼音名:shisongke

科拉丁名:Lycopodiaceae

中国植物志:6(3):55

秦仁昌系统[1978]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石松目Lycopodiales

石松科Lycopodiaceae

科属列表

Diphasiastrum 扁枝石松属

Lycopodiastrum 藤石松属

Lycopodiella 小石松属

Lycopodium 石松属

Palhinhaea 垂穗石松属

Pseudolycopodiella拟小石松属

形态特征

石松科植物多为小型至大型蕨类植物,土生。石松科6属:扁枝石松属,藤石松属,小石松属,石松属,垂穗石松属,拟小石松属.主茎伸长呈匍匐状或攀援状,或短而直立;具原生中柱或中柱为片状;侧枝二叉分枝或近合轴分枝,极少为单轴分枝状。叶为小型单叶,仅具中脉,一型;螺旋状排列,钻形,线形至披针形。孢子囊穗圆柱形或柔荑花序状,通常生于孢子枝顶端或侧生。孢子叶的形状与大小不同于营养叶,膜质,一型,边缘有锯齿;孢子囊无柄,生在孢子叶叶腋,肾形,二瓣开裂。孢子球状四面形,常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石松科LYCOPODIACEAE

生态习性

小型至大型蕨类,土生。主茎伸长呈匍匐状或攀援状,或短而直立;具原生中柱或中柱为片状;侧枝二叉分枝或近合轴分枝,极少为单轴分枝状。叶为小型单叶,仅具中脉,一型;螺旋状排列,钻形,线形至披针形。孢子囊穗圆柱形或柔荑花序状,通常生于孢子枝顶端或侧生。孢子叶的形状与大小不同于营养叶,膜质,一型,边缘有锯齿;孢子囊无柄,生在孢子叶叶腋,肾形,二瓣开裂。孢子球状四面形,常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染色体基数x=13,17,23。陆生或附生草本。叶小型,单叶,有中脉,螺旋状或轮状排列。孢子叶穗圆柱形或不明显,孢子囊单生于叶腋,孢子囊同型,扁状,1室。孢子为球状四面形,外壁有各式网纹。染色体:X=11,13,17,23。

检索表

石松科有6属,40余种,我国有5属,14种,药用的有4属,9种。[1]

参考文献

  1. 石松科(shí sōng kē), 植物智 , 2018-08-19